1 志愿风波起王明远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将笔记本电脑转向坐在对面的父子俩。
屏幕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各种大学和专业名称,
这是他熬了两个通宵为李子豪量身定制的高考志愿方案。"李总,子豪这次考了638分,
比预期高出20多分,这是个好消息。"王明远的声音温和而专业,"但今年一本线也涨了,
按照常规填报,可能只能去中游985或者好一点的211。"李国强,子豪的父亲,
一个肚子微微发福的中年男人,不耐烦地打断道:"王老师,我们花这么多钱请你来,
就是要上个好大学!638分上不了清华北大,至少也得是复旦交大这个级别吧?
"王明远在心里叹了口气,脸上却保持着职业微笑。每年高考季,
他都会遇到这样的家长——对录取规则一知半解,却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李总,
我理解您的心情。但今年上海交大在咱们省的预估线是650左右,复旦更高。
"他滑动鼠标,指向屏幕上一所名校,"不过,我有个'低分捡漏'的方案。
"李子豪原本低垂的头抬了起来,眼睛里闪过一丝期待。
这个瘦高的男孩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几乎没说过话,全由他父亲主导。"什么捡漏?
"李国强皱起眉头。王明远放大了一个专业列表:"像上海交大的小语种、哲学,
复旦的历史学,这些冷门专业往年录取分会比热门专业低10-20分。
子豪的分数如果填报这些专业,有希望被录取。""小语种?哲学?
"李国强的声音陡然提高,"这些垃圾专业出来能干什么?当老师还是去博物馆看大门?
"王明远感到一阵熟悉的疲惫。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六天,每天接待五六个家庭,
解释同样的问题。"李总,这些专业确实不如金融、计算机热门,
但名校的平台价值不可忽视。先进名校,再考虑转专业或者修双学位,这是很多学生的策略。
""不行!绝对不行!"李国强拍了下桌子,茶杯里的水溅了出来,
"我儿子必须学金融或者计算机,将来才能进投行、互联网大厂。
这些没用的专业只会耽误他!"李子豪的肩膀缩了缩,目光又垂了下去。
王明远深吸一口气:"李总,以子豪的分数,如果坚持报金融类热门专业,
可能只能去次一档的学校。而如果选择冷门专业'捡漏'名校,未来发展的天花板会更高。
""王老师,"李国强冷笑一声,"我看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是你孩子,
你就随便建议是吧?小语种专业能有什么前途,真是误人子弟,罪该万死!
"王明远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从业八年,他听过各种质疑,但"罪该万死"还是第一次。
他合上电脑,声音冷了下来:"李总,志愿填报最终决定权在您手上。我只是提供专业建议。
""什么专业建议!我看你就是想省事。"李国强站起身,拽着儿子的胳膊,"走,
我们找别的老师咨询去。这5000块咨询费,我看是不值!
"2 误报本惊王明远看着父子俩摔门而出的背影,摇了摇头。
这样的情况他遇到过不止一次,但每次还是让他感到无奈。他拿起手机,
给助理发了条消息:"取消李国强剩余的咨询时间,费用按已服务部分结算。"三天后,
王明远正在为另一个学生张悦分析志愿方案。这个女孩考了620分,
家长对他的建议全盘接受。"张悦对生物感兴趣,可以考虑上海交大的生物技术专业,
虽然是冷门,但交大的平台能提供很好的科研机会。"王明远指着电脑屏幕说。
张悦的父亲点点头:"王老师,我们相信您的专业判断。
名校的冷门专业也比普通学校的热门专业强。"正当王明远准备详细解释时,手机响了。
是李国强打来的,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王老师!你必须帮帮我们!"电话那头,
李国强的声音慌乱不堪,"我们按你说的填了津南大学金融系,刚才才发现那是个独立学院!
三本!子豪638分上三本,这不成笑话了吗?"王明远眉头紧锁:"李总,
我从未建议过津南大学城市学院。我给您的是津南大学本部的冷门专业方案,您自己否决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李国强近乎哀求的声音:"王老师,现在还有补救办法吗?
能不复读吗?求你想想办法!录取结果马上就要公布了..."王明远闭上眼睛。
每年这个时候,总有几个不听劝的家长会犯类似的错误,
把"某某大学某某学院"当成名校本部填报。区别只是分数高低而已。"李总,
录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更改志愿是不可能的。"他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
"子豪要么接受这个结果,要么复读一年。"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压抑的啜泣,
似乎是李子豪的声音。
的辩解:"我以为城市学院就是津南大学的新校区...网站上看着挺正规的...王老师,
真的没办法了吗?花多少钱都行..."3 复读决心定王明远想起李子豪那双沉默的眼睛,
心中一软:"李总,等录取结果正式公布后,
我可以帮您联系几所正规大学的国际班或者预科项目,虽然要多花一些钱和时间,
但比三本强。不过现在,您得先接受这个事实。"挂断电话后,
张悦的父亲关切地问:"又是家长填报失误?"王明远点点头,
苦笑道:"638分可能要去三本了。家长不听建议,把独立学院当名校报。
"张悦倒吸一口冷气:"那...那太可惜了。""所以志愿填报一定要谨慎。
"王明远重新打起精神,继续为张悦分析,"你的分数如果报上海交大的农业与生物学院,
录取概率很大。虽然专业冷门,但交大的资源和声誉是实打实的。"一个月后,
高考录取结果陆续公布。王明远收到了张悦兴奋的短信:"王老师!我被上海交大录取了!
比投档线只高了2分,太险了!谢谢您!"与此同时,
他的微信也被李国强的消息轰炸:"王老师,
真的被津南大学城市学院录取了...现在该怎么办?
我们全家都要崩溃了...""王老师,求您回个电话...""王老师,
多少钱能解决这个问题?"王明远最终同意与李国强见面。咖啡厅里,
曾经趾高气扬的中年男人仿佛老了十岁,眼袋浮肿,头发凌乱。李子豪坐在旁边,眼神空洞。
"王老师,我知道错了..."李国强声音颤抖,"您之前说的那个国际班,还能操作吗?
"王明远将一份资料推过去:"这是几所985大学的国际班项目,子豪的分数足够,
但需要多读一年预科,学费也比较高。"李国强如获至宝地抓住资料:"多少钱都没问题!
只要不上那个三本...""爸,"一直沉默的李子豪突然开口,声音嘶哑,"我想复读。
"两个大人都愣住了。李子豪抬起头,
眼睛里闪烁着王明远从未见过的坚定:"我不想去国际班,也不想上三本。我再考一年,
这次我自己填志愿。"李国强张了张嘴,似乎想反对,但最终只是颓然地点了点头。
王明远看着这对父子,心中五味杂陈。他轻声说:"子豪有这个决心是好事。
明年如果需要志愿咨询,我可以免费提供服务。"离开咖啡厅时,夕阳正好。
王明远的手机又响了,是另一个家长的咨询请求。他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
声音恢复了专业的平静:"您好,
我是高考志愿规划师王明远..."4 父子心结解---王明远推开窗户,
让初夏的风吹散办公室里积攒了一年的高考资料气息。又到志愿填报季,
他的日程表早已排满。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李国强"三个字,
他手指悬在空中犹豫了一秒,还是划开了接听键。"王老师!
您今年一定要帮我们家子豪填志愿!"李国强的声音比去年谦卑了许多,
"他今年考了654分,比去年还高了16分!
"王明远眼前浮现出去年那个沉默瘦高的男孩和咄咄逼人的父亲。
他没想到李家会再次找上门来。"恭喜子豪。不过李总,您确定要找我吗?
去年我们合作得并不愉快。"王明远保持着职业性的克制。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王老师,
我...我知道去年是我太固执了。"李国强的声音低了下来,"子豪复读这一年,
我想通了很多事。这次我们全听您的建议。"王明远挑了挑眉。这个转变倒是出乎意料。
"那好,明天上午十点,带上子豪来我办公室吧。"挂断电话,
王明远从档案柜里找出去年的资料。翻到李子豪的那一页,
上面还留着当初被咖啡溅到的褐色痕迹。他轻轻擦去灰尘,心想这一年来,
这对父子究竟经历了什么。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李家父子提前到达。
王明远第一眼几乎没认出李子豪——那个总是低头缩肩的男孩如今挺直了腰板,
眼神也不再闪躲。而李国强眼角的皱纹更深了,但身上那股盛气凌人的架势消失殆尽。
"王老师,好久不见。"李子豪主动伸出手,声音沉稳。王明远与他握了握手,
感受到这个年轻人手掌的力度。"看来复读这一年,你变化很大。""是啊,
这孩子每天学习到凌晨两点..."李国强插话,却被儿子一个眼神制止了。"爸,
让我自己和王老师说吧。"李子豪转向王明远,"复读这一年,我除了提高成绩,
更重要的是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王明远示意他们坐下,给两人各倒了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