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雪夜弃子腊月二十三,小年。盛世集团总部大厦的灯火比窗外的雪光还要亮,
技术部办公区却弥漫着一股冻僵的死寂。林辰的工牌被扔在桌上,
塑料外壳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旁边是那份打印好的离职协议,
“泄露核心数据”几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仁发疼。“签吧,林辰。
”人力总监推过来一支笔,语气里没有丝毫温度,“张总监说了,看在你三年工龄的份上,
只要签了,还能拿到一笔‘人道主义补偿’。”林辰没接笔。他的目光越过总监的肩膀,
落在玻璃隔断后那个被众人簇拥的身影上——技术部总监张涛,正举着咖啡杯,
冲这边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三年前,
林辰带着那套能让风控系统效率提升40%的算法模型入职盛世,
张涛还是个仰人鼻息的副总监。是林辰熬夜改了十七版的方案,让张涛在董事会上大放异彩,
踩着他的心血爬到了如今的位置。可从什么时候起,他这个真正的开发者,
反倒成了张涛眼里必须拔掉的钉子?“我没泄露数据。”林辰的声音很沉,像结了冰的湖面。
“证据呢?”张涛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挺着发福的肚子,居高临下地睨着他,
“服务器日志显示,就是你的工卡登录后下载了数据。怎么,难不成是数据自己长腿跑了?
”周围响起几声压抑的窃笑。林辰看到自己带了半年的实习生小王,正躲在张涛身后,
手里捏着的U盘一闪而过——那是昨天借走他工卡时,说要拷贝培训资料用的。原来如此。
连个实习生都敢在他头上动土了。林辰忽然笑了,不是笑别人,是笑自己。
他总以为埋头做事就够了,却忘了职场这片泥潭里,光有本事是活不下去的。
他攥紧了口袋里的手机,
存着张涛这三年来挪用项目经费、虚报发票、甚至偷偷给竞品公司传递技术参数的所有证据。
这些东西,他本想在张涛彻底架空他时,作为鱼死网破的最后一击。可现在,
似乎连鱼死网破的机会都没给他。“补偿不用了。”林辰拿起笔,
在离职协议末尾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破纸页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区格外刺耳,
“但张总监,你记住——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张涛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随即嗤笑出声:“都自身难保了,还学人家放狠话?小林啊,这职场不是写小说,
光有骨气没用。”林辰没再理他,抱起桌上那个装着私人物品的纸箱,转身走出办公区。
经过前台时,他听到两个 receptionist 在低声议论:“听说了吗?
林辰被开了,说是卖数据给对手呢……”“活该,平时拽得二五八万似的,
真当自己是技术大神?”“就是,你看张总监多会来事,
这才叫混得明白……”电梯门缓缓合上,将那些刺耳的议论隔绝在外。
林辰看着轿厢里自己狼狈的倒影,眼底最后一点温度也凉透了。走出大厦旋转门,
雪粒子打在脸上生疼。他站在路边,看着雪花落在纸箱里那本泛黄的算法笔记上,
忽然有种把一切都扔进垃圾桶的冲动。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后门传达室,有人等你。——苏”林辰愣住了。苏?哪个苏?
他犹豫了半分钟,最终还是转身走向大厦西侧那个几乎废弃的后门。传达室的灯亮着,
一个穿黑色呢子大衣的老人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捧着一个保温杯,见他进来,缓缓抬起头。
那是一张布满皱纹却异常精神的脸,尤其是眼睛,浑浊却锐利,像能看透人心。
林辰的心脏猛地一跳——这张脸,他在集团二十周年纪念册上见过!“苏…苏老先生?
”苏振邦,盛世集团的创始人,十年前就宣布退居幕后,将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打理,
这些年几乎从未在公开场合露面。传说中,这位老爷子脾气古怪,却极擅识人,
当年一手带起来的几个骨干,如今都是商界响当当的人物。“坐。
”苏振邦指了指对面的小板凳,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张涛那点把戏,
我在监控里看得一清二楚。”林辰瞳孔骤缩。监控?难道这位老爷子一直在暗中盯着公司?
“您……”“别说话,先看这个。”苏振邦从怀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推到他面前,
“这里面是你三年前提交算法模型的原始日志,还有张涛这几年做的那些龌龊事的证据备份。
我查过你,林辰,哈工大计算机系本硕连读,当年的省状元,
要不是为了给母亲治病急着赚钱,以你的成绩,进硅谷大厂没问题。”林辰的手开始发抖。
他没想到,自己这些从未对人言说的过往,这位素未谋面的老爷子竟然了如指掌。
“盛世是我一手创办的,就像我的孩子。”苏振邦呷了口保温杯里的茶,眼神沉了下来,
“可现在,这孩子被一群蛀虫啃得快空了。张涛这种人,靠着钻营和剽窃上位,
眼里只有私利,根本不管公司死活。我老了,没精力一个个去清理,但我知道,
谁是能做事的人,谁是只会搞鬼的人。”他看着林辰,
目光陡然锐利起来:“我给你一个机会。明天起,你到集团档案部当临时工,月薪三千,
没社保,没福利,干的都是整理旧文件的活。
但我可以给你一个权限——盛世集团自建厂以来所有的存档文件,你都能查。”林辰怔住了。
临时工?档案部?这和他想象中的“机会”相去甚远。“觉得委屈?
”苏振邦看穿了他的心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档案部是整个集团最不起眼的角落,
却也是藏着最多秘密的地方。张涛的账,不止你手里那点。
市场部李娟虚报的那八百万推广费,行政总监老王吃回扣的供应商名单,
甚至……某些高层和外部势力勾结的证据,都在那些落满灰尘的文件里。”他顿了顿,
一字一句道:“我给你的不是一份临时工的活,是一把刀。一把清理蛀虫的刀。
就看你敢不敢接,会不会用。”林辰看着桌上的牛皮纸信封,又想起张涛那张得意的脸,
想起前台的议论,想起自己这三年来的隐忍和不甘。雪还在下,落在传达室的玻璃窗上,
发出细碎的声响。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那个信封,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我接。
”苏振邦的眼睛亮了一下,点了点头:“明天早上八点,直接去档案部报到。记住,
在你有足够的力量之前,别让任何人知道我们见过面。
”第二章:档案部的手术刀档案部在大厦地下二层,潮湿,阴暗,
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发霉的味道。林辰第一天来报到时,接待他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姓周,
据说是在这里干了三十年的老员工,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小林是吧?张姐跟我说了,
你就负责整理2015到2020年的技术部档案,都在那边的架子上,按年份归好就行。
”林辰点点头,穿上那件印着“盛世集团”字样的蓝色工装——这是临时工的标配,
和他之前穿的定制西装比起来,简直像两个世界的衣服。他的“工位”在档案架最里面,
一张掉漆的旧桌子,一把吱呀作响的椅子。路过的同事大多是其他部门来查资料的,
看他的眼神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视,仿佛他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哟,
这不是技术部的林大神吗?怎么屈尊来这儿了?”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
是市场部的赵鹏,以前在酒桌上被林辰怼过,此刻正抱着胳膊看好戏。林辰头也没抬,
继续整理手里的文件:“有事?”“没事没事,就是觉得新鲜。”赵鹏嗤笑一声,“也是,
犯了那么大错,能留口饭吃就不错了,还挑什么活儿啊?”林辰没理他。他知道,
现在任何反驳都是苍白的。他打开苏振邦给的那个信封,里面除了证据备份,
还有一张磁卡和一串钥匙——据说是档案室深处一个旧资料库的权限卡,
那里存放着一些“不方便公开”的档案。接下来的三天,林辰表现得像个最本分的临时工。
每天按时上下班,默默地整理档案,吃饭时就躲在角落里啃面包,几乎不和任何人交流。
张涛派人来“打探”过两次,回去都说没什么异常,张涛也就放了心,
大概觉得这个曾经的威胁已经彻底沦为尘埃。但没人知道,每天晚上下班后,
当档案部空无一人时,林辰会用那串钥匙打开那扇尘封的铁门,进入那个旧资料库。
资料库比外面更冷,架子上摆满了贴着封条的纸箱。林辰按照苏振邦给的一份清单,
开始有针对性地查找文件。他要找的,是张涛在“星辰项目”上做的手脚。
“星辰项目”是盛世三年前投入最大的一个技术研发项目,
最终却因为“技术瓶颈”草草收尾,亏损了近两千万。当时对外宣称是首席工程师能力不足,
但林辰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张涛为了中饱私囊,采购了一批劣质设备,
导致核心实验数据频频出错,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而那个背锅的首席工程师,
没过多久就被逼得辞职了。林辰在积满灰尘的纸箱里翻找着,
指尖被纸张边缘划出道道血痕也浑然不觉。终于,在一个标着“星辰项目废档”的箱子里,
他找到了自己要的东西——一份详细的设备采购清单,供应商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报价却比市场价高出40%;几张模糊的照片,
拍的是张涛和那家公司的老板在酒店包厢里握手,
桌上放着一个厚厚的信封;还有一份被篡改过的实验报告,原始数据被用特殊墨水覆盖,
隐约能看出“设备参数不达标”的字样。林辰的心跳得飞快。他用手机把这些证据一一拍下,
存入加密相册,然后将文件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擦掉自己留下的所有痕迹。做完这一切,
已经是凌晨三点。他走出资料库,锁好门,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张涛,你的好日子,到头了。一周后,
集团审计部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发件人是一个临时注册的邮箱,附件里只有一个压缩包,
解压后,是关于“星辰项目”资金异常的全部证据,条理清晰,时间线明确,
每一笔异常支出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直指项目负责人张涛。审计部总监看到这些证据时,
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他知道张涛不干净,但没想到胆子这么大,
敢在这么重要的项目上动手脚。更让他心惊的是,这些证据细致到连酒店的消费记录都有,
显然是对内部流程了如指掌的人才能拿到。他不敢怠慢,连夜将证据整理成报告,
直接上报给了董事会。此时的张涛,正在和几个“心腹”在高级会所庆祝。
他刚通过关系把自己提为集团副总候选人,正意气风发地吹嘘着:“……林辰?那种愣头青,
也配跟我斗?现在估计在档案部扫厕所呢吧?告诉你们,职场上,会做事不如会做人,
懂不懂?”正说着,手机突然响了,是董事长的特助打来的,声音冰冷:“张总监,
立刻到董事长办公室来,带上星辰项目的所有账目。”张涛心里咯噔一下,
但还是强装镇定:“出什么事了?这么晚……”“来了就知道了。”对方直接挂了电话。
张涛的酒瞬间醒了大半,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他。他匆匆告别众人,驱车赶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