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锐士

秦国锐士

作者: 淡然亦可为

言情小说连载

《秦国锐士》这本书大家都在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小说的主人公是黑夫武成讲述了​穿成秦国小卒黑第一战便是送命的长平之我阵前献火药配助秦军大破赵震惊朝献计灭献策破献火药平六待天下一嬴政封我为彻赐婚公我却在新婚夜交还兵携美人飘然离去:“陛臣只想做富家”嬴政望着我背影感叹:“满朝文竟不如一个黑夫懂朕!”---1 长平血月骨髓都要冻透的意识像是沉在冰海深艰难地向上浮无数纷乱的画面和声音碎片般砸来——震耳欲聋的...

2025-10-11 08:57:51

穿成秦国小卒黑夫,第一战便是送命的长平之战。我阵前献火药配方,助秦军大破赵军,

震惊朝野。献计灭韩,献策破赵,献火药平六国。待天下一统,嬴政封我为彻侯,赐婚公主。

我却在新婚夜交还兵符,携美人飘然离去:“陛下,臣只想做富家翁。

”嬴政望着我背影感叹:“满朝文武,竟不如一个黑夫懂朕!”---1 长平血月冷。

骨髓都要冻透的冷。意识像是沉在冰海深处,艰难地向上浮潜。

无数纷乱的画面和声音碎片般砸来——震耳欲聋的喊杀,金属撞击的刺耳锐响,濒死的惨嚎,

温热血肉被劈开时令人牙酸的闷声,

还有……一张张在绝望和疯狂中扭曲的、沾满泥泞与血污的脸。黑夫猛地睁开了眼。

剧烈的头痛让他眼前发黑,胃里翻江倒海。他发现自己蜷缩在一个浅土的凹坑里,

身下是冰冷潮湿的泥土,混杂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腥臊气。

空气里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味道——汗臭、脚臭、粪便的骚臭,

以及一股铁锈般的、令人作呕的血腥气。他动了动僵硬的手指,

触碰到旁边一个温热或许是曾经温热的身体,那人毫无反应。

记忆的洪流终于冲垮了堤坝。他不是那个刚拿到历史学硕士学位,

正在图书馆熬夜准备考博的现代青年李默了。他是黑夫,秦国河东郡安邑人,年十九,

新征入伍不足三月的小卒。此刻,他正身处长平战场,秦军壁垒之内,包围圈的最前沿。

时间是……根据破碎的记忆和眼前这地狱般的景象判断,长平之战已近尾声。

那位来自后世被诟病千年的赵军主帅赵括,似乎已经发动了最后一次绝望的突围,

然后……被那位杀神武安君白起,一箭射落马下。赵括死了,

但四十万赵军还被困在这狭长的河谷里,饥饿,恐惧,绝望,像瘟疫一样蔓延。而秦军,

同样疲惫不堪,伤亡惨重,只是凭借着一股更凶悍的意志和严酷的军法,死死扼守着包围圈。

“咕噜……”旁边一个干瘦的老兵捅了捅他,声音嘶哑得像破风箱,“黑夫,没死就起来,

要换防了。”黑夫,或者说李默与黑夫的融合体,撑着几乎冻僵的身体,

跟着那老兵踉跄爬出散兵坑。夜空没有月亮,只有几颗寒星疏淡地挂着,

借着营地里零星的火把光芒,他能看到周围影影绰绰的人影,个个面黄肌瘦,眼窝深陷,

甲胄破败,眼神里是近乎麻木的疲惫,以及一丝被压抑到极致的、对死亡的习惯性漠然。

这就是战国,这就是长平。没有演义里的慷慨悲歌,只有最赤裸裸的生存与死亡。

他所在的什十人小队只剩下六个人,什长是个脸上带疤的关中汉子,叫猛,

此刻正沉默地检查着每个人手里的兵器——大多是长度不足一米的青铜短剑,

或者带有破旧木柄的铍类似短矛。青铜,这个时代的主旋律,黑夫握着手里的短剑,

感受着那份沉重与冰凉,心里却是一片茫然。他知道历史的走向,

知道秦国最终会赢得这场赌上国运的决战,坑杀四十万赵卒……但他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卒,

能活到那一天吗?“都听好了!”什长猛的声音低沉而严厉,打断了黑夫的思绪,

“赵人困兽犹斗,今晚怕是最后的反扑。都给我把眼睛瞪大点!畏缩不前者,斩!

临阵脱逃者,斩!扰我军心者,斩!”一连三个“斩”字,带着血腥气,

让剩下的几个残兵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前半夜在死寂和紧绷中度过。河谷对面,

赵军大营的方向,偶尔会传来一阵隐约的骚动或悲鸣,随即又沉入更深的死寂。那寂静,

比喧嚣更令人窒息。后半夜,起了雾。淡淡的,带着河谷水汽和深秋寒意的雾,

逐渐弥漫开来,遮蔽了星光,也模糊了不远处的壁垒和哨塔的轮廓。就在天色将明未明,

最黑暗的那一刻——“呜——呜——呜——”低沉而苍凉的牛角号声,陡然从赵军方向响起,

撕破了黎明前的死寂!“敌袭——!!!”凄厉的警报声几乎同时在秦军壁垒上炸开。

黑夫的心脏骤然缩紧,握着短剑的手心瞬间被冷汗浸湿。他透过薄雾,看到前方黑暗中,

无数黑影如同决堤的洪水,沉默着一种比呐喊更可怕的沉默,向着秦军阵地汹涌扑来!

那是饥饿到了极点,绝望到了极点的赵军,发起的最后一次,也是最疯狂的一次冲击!

“结阵!迎敌!”什长猛的吼声变了调。弓箭手从后方抛射出稀稀拉拉的箭矢,

落入那片涌动的人潮,如同石子投入大海,只激起微不足道的涟漪。转瞬之间,

黑色的浪潮便狠狠拍击在秦军的壁垒防线上!“杀!!!”怒吼声,兵刃撞击声,

肉体被撕裂的声音,垂死的哀嚎……所有声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毁灭一切的音浪,

瞬间将黑夫吞没!一个面目狰狞、眼睛血红的赵卒挥舞着长戟朝他捅来,

那戟尖带着死亡的寒光。黑夫几乎是凭借身体原主残留的本能,侧身、格挡,

短剑与戟枝摩擦出刺耳的声音和火星。巨大的力量震得他手臂发麻,短剑差点脱手。

那赵卒力量奇大,显然是被求生欲激发了全部潜能。生死一线间,黑夫脑子里一片空白,

什么历史知识,什么未来规划,全都消失不见,只剩下最原始的求生欲。他矮身,

不顾形象地向前一滚,险之又险地避开了横扫过来的戟杆,同时手中的短剑胡乱向上捅去!

“噗嗤!”温热的、粘稠的液体喷溅了他一脸。那赵卒的动作僵住了,

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插入自己腹部的短剑,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然后沉重地倒下。

黑夫大口喘着粗气,拔出短剑,胃里一阵翻腾,强忍着才没有呕吐出来。

这是他第一次亲手杀人。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在此刻荡然无存,这里是丛林,是地狱,

只有你死我活。战斗已经彻底陷入了混乱的肉搏。薄雾中,人影幢幢,分不清敌我,

只能凭借甲胄的样式和口音依稀辨别。黑夫所在的什瞬间又被冲散了两个,

那个叫他起来的老兵,被一名赵军戈手钩中了小腿,拖倒在地,随即被几把兵器同时刺穿,

他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短促的惨叫。黑夫看得目眦欲裂,却无能为力。他只能和什长猛,

以及另外两个还能站着的袍泽背靠背,组成一个小小的防御圈,在混乱的人潮中艰难地支撑。

赵军的疯狂超乎想象。他们根本不防御,只是不顾一切地向前冲,用身体冲撞,用牙齿撕咬,

只为在严密的秦军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不断有秦军士兵被拖入人群,瞬间被淹没。防线,

开始动摇了。照这样下去,他们这个小小的阵地,被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个人的勇武在这种规模的绝望冲锋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难道刚穿越过来,

就要死在这里?死在长平,成为那无数无名尸骨中的一具?不!不甘心!混乱中,

黑夫的视线无意间扫过阵地后方不远处。那里堆放着一些守城器械和杂物,其中有一些陶罐,

旁边散落着一些颜色暗沉的块状物和粉末……那是……硫磺?还有旁边那几个袋子,

难道是…硝石?作为历史系学生,尤其是对古代科技颇有兴趣的他,对这几样东西太敏感了!

秦军为了防御,储备这些东西并不奇怪,可能是用来制作火攻物资或者……简单的烟雾?

一个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他的脑海!火药!最简单的黑火药!

一硫二硝三木炭!木炭随处可见,硫磺和硝石就在眼前!

这个念头让他浑身血液都似乎沸腾起来。他知道火药的最佳配比,知道需要提纯,

知道需要合适的引爆方式……但现在,哪有时间搞那些?这是唯一的机会!“什长!

”黑夫猛地格开一把砍来的赵剑,对着身旁浴血奋战的猛大吼,“信我一次!

给我争取一点时间!我能破敌!”猛一愣,布满血污的脸上满是惊愕和不解。这个小卒黑夫,

平日里沉默寡言,甚至有些怯懦,此刻怎么会说出这种话?“你疯了?!

”旁边一个袍泽嘶声喊道。“我没疯!看见后面那些东西了吗?我有办法制造……制造雷霆!

能吓住赵人!”黑夫语速极快,眼神里是一种猛从未见过的光芒,那不是疯狂,

而是一种近乎笃定的急切。就在这时,

左侧一段大约十几步的防线终于被赵军人潮冲开了一个口子,

更多的赵军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入!秦军阵线发出了濒临崩溃的呻吟。

猛看着黑夫那双在血污和硝烟中异常明亮的眼睛,又看了一眼岌岌可危的防线,猛地一咬牙,

脸上横肉抽搐:“好!老子信你一回!你要是骗我,做鬼我也不放过你!”他狂吼一声,

带着另外两名士兵,主动向着缺口处反冲过去,用身体暂时堵住了涌入的赵军,

为黑夫争取那宝贵的一点空间和时间。黑夫不再犹豫,转身连滚带爬地冲向那堆杂物。

他抓起一个空陶罐,

不顾一切地将旁边散落的硫磺块、硝石他甚至来不及分辨哪些纯度更高,

以及附近篝火堆里扒拉出的木炭碎末,胡乱地按照大概记忆的比例往罐子里塞。没有研磨,

没有过滤,混合得极其粗糙。他用一根烧了一半的木棍,

从还在燃烧的篝火堆里引燃了一小簇布条,死死塞进罐口。“猛!闪开!!!

”用尽全身力气吼出这一声,黑夫将手中那个冒着微弱火星和青烟的陶罐,用尽吃奶的力气,

朝着缺口处赵军最密集的方向,奋力掷了出去!陶罐在空中划出一道歪歪扭扭的弧线。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慢了下来。所有看到这个陶罐的秦军士兵,包括正在拼死抵挡的猛,

脸上都露出了茫然和一丝绝望——这就是他说的办法?扔个破罐子?

赵军也注意到了这个飞来的不起眼的陶罐,有人甚至下意识地想用兵器格开。陶罐落地。

没有想象中的剧烈爆炸。只有——“轰!!!”一声沉闷如滚雷,却又尖锐刺耳的巨响,

猛然炸开!火光并不算特别耀眼,但伴随着巨响,

一股浓烈的、刺鼻的硫磺燃烧的味道黑烟猛地腾起,迅速扩散!

破碎的陶片和里面未充分燃烧的混合物四处飞溅,打在赵军士兵的皮甲和脸上,

带来灼痛和惊吓。更重要的是那声音和烟雾的效果!在这个冷兵器时代,

何曾听过如此近在咫尺、如同天威的巨响?

尤其是对这些本就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赵军溃兵而言!“雷!是雷!!”“秦军引来了天雷!

!”“天神发怒了!快跑啊!”恐慌,如同最致命的瘟疫,

瞬间在冲入缺口的赵军中蔓延开来。他们不怕刀剑,不怕死亡,

但这种未知的、仿佛来自鬼神的力量,彻底击垮了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

冲在最前面的赵卒被巨响和火光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往后跑,而后面的赵军不明所以,

还在往前挤。混乱!前所未有的混乱在赵军突入部队中爆发了!而秦军士兵,

虽然同样被这突如其来的“雷霆”吓得心惊肉跳,但他们毕竟是防守方,心智尚存。

看到刚才还凶神恶煞的赵军瞬间崩溃自乱,

一股劫后余生的狂喜和随之而来的勇气猛地涌了上来!“杀!!!”什长猛第一个反应过来,

虽然他也心有余悸,但此刻无疑是反击的最佳时机!他挥剑砍翻一个抱头鼠窜的赵卒,

带着身边残存的士兵,竟然将缺口处的赵军又反推了回去!黑夫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息着,

看着那片因混乱而后退的赵军潮水,心脏仍在疯狂跳动。

成功了……虽然这“火药”威力小得可怜,更像是个大号炮仗,但它的心理震慑效果,

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被放大到了极致!他抬起头,

发现阵地上几乎所有幸存秦军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那目光里,

充满了震惊、难以置信,以及一丝……敬畏?2 简在帝心长平之战,

终究以秦军的惨胜告终。赵军主将赵括战死,剩余四十余万赵卒投降。随后,

便是那场震惊天下、争议千载的坑杀。黑夫作为最底层的小卒,并未直接参与那场屠杀,

但他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连雨水都无法冲刷干净的血腥气,

以及营地中那种胜利之后却异常压抑的氛围。他所在的那个什,连同什长猛在内,

最终只活下来三个人。而黑夫那晚“引雷破敌”的事迹,虽然范围很小,

但在死伤惨重、亟需英雄来提振士气的秦军中,还是如同野火般迅速传播开来。

版本变得越来越玄乎,从“黑夫掷罐引雷”,变成了“黑夫乃雷神下凡,口吐雷霆,

挥手间赵军人仰马翻”。黑夫听到这些传言,只能报以苦笑。他知道,

那玩意儿离真正的“雷霆”差得太远。但无论如何,他活下来了,

并且进入了低级军官的视线。战事结束后,论功行赏。

黑夫凭借斩首两级包括他杀死的那名赵卒,以及“临危献策,

局”的功劳——这一点由什长猛和当时在场的几名幸存士兵竭力作证——被提拔为“伍长”,

管辖五人。虽然只是个最小的军吏,但意味着他脱离了最底层的炮灰行列,

并且获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赏金。更重要的是,他的名字和这份略显奇特的功劳,

随着军功册层层上报,竟然传到了此时秦军真正的最高统帅,武安君白起的耳中。白起,

这位被誉为“人屠”的战国杀神,此刻正站在营帐中巨大的沙盘前,背影如山岳般沉凝。

长平之胜,并未给他带来多少喜色,反而让他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更深沉的忧虑。坑杀降卒,

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绝户计,是为了摧毁赵国战争潜力,也是为了震慑山东六国。

但他比谁都清楚,此举必然招致天下非议,也会让秦国本就严峻的粮草问题雪上加霜。

“黑夫……”他看着竹简上那个简单的名字,以及后面附带的简短事迹,“掷罐引雷?

似火非火,声若霹雳,赵卒惊溃……”白起沉吟片刻。他身经百战,

见识过各种攻城守寨的火攻之法,却从未听过能发出巨响如雷的火。是巧合?

还是此子真有些奇技淫巧?“将此卒编入‘陷阵营’,归王龁将军麾下。

”白起最终做出了决定。陷阵营,顾名思义,是攻坚冲阵的先登死士,伤亡率极高,

但也是积累军功最快的途径。他要看看,这个叫黑夫的小卒,是昙花一现的幸运儿,

还是真有点本事。于是,黑夫还没来得及享受几天伍长的“清闲”,

就被调入了堪称地狱难度的陷阵营。他心中暗骂白起老狐狸,但也知道这是机会。在陷阵营,

他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虽然很多无法直接应用和逐渐磨练出来的战场生存技巧,

以及那份刻意保持的“勇猛”与“低调的机敏”,在随后攻打邯郸外围要塞的战斗中,

又立下几次小功,斩首累计达到十级,按秦律,可升为“什长”。然而,

秦军对邯郸的围攻并不顺利。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率领魏楚联军赶来,

在邯郸城下大破秦军。秦军遭遇了自长平之战后最大的一次失利,被迫撤退。

黑夫在撤退途中,所在部队负责断后,被打散,他带着手下几名残兵,在山林中辗转数月,

才狼狈不堪地返回秦国境内。此时,秦国朝堂已然变天。秦昭襄王去世,

孝文王、庄襄王相继短暂在位后,公元前247年,

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登上了秦国的王位——嬴政。黑夫回到军中,

因在断后作战中表现顽强,且带回了部分士卒,功过相抵,未被追究失期之责,

反而因其累计军功和“陷阵营”的履历,被擢升为“屯长”,麾下五十人。

他被编入蒙骜老将军的麾下,参与了对魏国的几次攻势。时光荏苒,十年转瞬即逝。

黑夫已经从那个青涩惶恐的小卒,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沉稳干练的中级军官官至百将,

统率百人。他深知在秦军这个等级森严、法度严明的体系内,光靠勇猛是不够的,

还需要人脉和情商。他作战时身先士卒,分配缴获时却颇为公允,

甚至懂得将部分功劳让给上级,对普通士卒也能做到赏罚分明,加之他来自河东,

并非老秦人核心圈,反而让他少了许多派系纷争的麻烦,

在底层军官和士兵中积累了不错的口碑。他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超越时代的 科技,

只在关键时刻,提出一些看似是“灵光一闪”的、符合这个时代认知水平的建议,

比如改进壕沟挖掘方式以防敌军夜袭,或者建议在特定地形设置简易的绊马索和警铃装置,

这些小革新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也让他在一些将领心中留下了“有急智”的印象。

公元前238年,嬴政平定嫪毐之乱,次年罢黜相国吕不韦,彻底掌握了秦国大权。

年轻的秦王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雄心和铁腕。灭国大战的序幕,即将拉开。而第一个目标,

便是最弱小,却又地处中原腹心、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韩国。咸阳宫,章台殿。

嬴政高踞王座之上,冕旒垂落,遮住了他深邃锐利的目光,

却遮不住那扑面而来的威严与压迫感。下方,文武大臣分列两旁。

以王翦、蒙武等为代表的武将跃跃欲试,

而以昌平君等为代表的文臣则对灭韩的时机尚有疑虑。“韩地狭民贫,然其弩强剑利,

且有荥阳、成皋之坚城,若急切难下,魏赵来援,如之奈何?”一位老臣出列奏道。

殿内一时议论纷纷。灭国之战,非同小可,首战若受挫,将极大影响后续战略。

黑夫此刻正作为蒙武部下的一个中级军官,在殿外轮值候命,本无资格参与朝议。

但蒙武欣赏其勇猛与机变,此次特意带他入宫,以备咨询。殿内的争论声隐约传来,

黑夫心中念头飞转。韩国,积弱已久,君臣昏聩,其最大的倚仗无非是强弓硬弩和地形之利。

历史上,秦灭韩几乎兵不血刃,主要靠的是威逼利诱,迫使韩王安投降。强攻,确实非上策。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走出,对蒙武低语几句。蒙武眉头微皱,回头看了一眼黑夫,

示意他近前。“黑夫,你久在军旅,于韩地形势可有见解?”蒙武的声音不高,

但在寂静的殿外显得格外清晰。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给机会,若黑夫应对得当,

便能简在帝心。黑夫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紧张。他知道,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他整理了一下思路,用清晰而沉稳的声音回答道:“回将军,

末将以为,灭韩之要,不在攻坚,而在攻心。”“哦?细言之。”蒙武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韩国弱小,其君韩安,性懦弱而多疑。其国相张平,亦非雄才。我大秦锐士天下无双,

然强攻荥阳、成皋,纵能克之,亦必伤亡惨重,耗时日久,予魏赵可乘之机。

”黑夫语速平缓,力求每个字都清晰入耳,“不若双管齐下。一者,遣精兵一支,

伴攻韩国南部重镇南阳,做出断其退路、直逼新郑之势,迫使韩王集结主力于南线布防。

二者,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携重金潜入新郑,贿赂韩王近臣,散布流言,言我大军意在灭魏,

攻韩仅为疑兵,并许以韩王若降,可保宗庙祭祀,封君之位。韩王惊惧之下,见我军势大,

又受近臣蛊惑,投降之可能,十有八九。”他顿了顿,补充道:“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之上者也。若韩王不降,待其主力被吸引至南线,我再以精骑出宜阳,疾袭新郑,

亦可一战而定!”殿内似乎安静了一瞬。这番分析,不仅点明了韩国的弱点,

提出了具体的战略佯动和心理攻势,甚至连备用方案都考虑到了,条理清晰,切中要害。

端坐于王座之上的嬴政,冕旒后的目光微微闪动。这个方案,

与他和几位重臣私下商议的策略,竟有不谋而合之处!甚至更为细致。他缓缓开口,

声音透过冕旒传来,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冽:“殿外答话者,何人?

”蒙武连忙躬身:“回大王,是臣麾下百将,名黑夫。

”“黑夫……”嬴政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似乎想起了什么,“可是长平之战时,

那个‘引雷’之士?”“正是此人。”嬴政沉默片刻,无人能看清他的表情。良久,

他淡淡道:“擢升黑夫为五百主,暂领参谋军事。灭韩之策,依此略而行,具体方略,

由国尉府、丞相府详议后奏报。”“诺!”蒙武心中一震,连忙应下。殿外的黑夫,

更是心潮澎湃。五百主!直接跃升数级,并且获得了“参谋军事”的资格,

这意味着他正式进入了秦国高级军事决策的边缘圈子!3 火药惊世公元前230年,

秦灭韩之战,几乎完全按照黑夫所献策略的脉络进行。

内史腾率领一支偏师大张旗鼓进攻南阳,韩国君臣果然惊慌失措,

将大部分兵力调往南线布防。与此同时,姚贾等人携带重金潜入新郑,大肆活动,贿赂韩臣,

散布谣言。韩王安在内外交困、风声鹤唳之下,果然如历史上那般,开城投降。

秦军几乎兵不血刃,接收韩国全境,置为颍川郡。黑夫虽未亲临前线斩将夺旗,

但其献策之功,被记录在案。战后论功,他被正式任命为“五百主”,统兵五百,

并获得了丰厚的金帛赏赐。他的名字,第一次真正进入了秦国核心权力圈的视野。

灭韩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嬴政和整个秦国的野心。下一个目标,直指北方的老对手,

也是长平之战仇敌——赵国!然而,此时的赵国,虽经长平重创,但在名将李牧的支撑下,

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牧常年戍守北疆,大破匈奴,威震边关,

其麾下的边军骑兵更是天下精锐。在秦国灭韩期间,李牧曾率军击败秦将桓齮于宜安,

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公元前229年,秦军大举攻赵。王翦率上地卒直下井陉,

杨端和率河内卒围攻邯郸,另遣羌瘣率军策应。然而,李牧再次展现出其名将水准,

他依托邯郸坚固城防和赵军残余的野战力量,与秦军主力相持不下,屡挫秦军攻势。

战事陷入胶着。秦军大营,气氛凝重。王翦、杨端和等高级将领齐聚帅帐,眉头紧锁。

李牧用兵如神,防守得滴水不漏,强攻损失巨大,且难以奏效。时间拖得越久,

对远道而来的秦军越不利,北方的燕国、东方的齐国态度暧昧,魏楚也可能蠢蠢欲动。

黑夫作为参谋军事的五百主,也有资格列席旁听。他听着将领们的讨论,心中同样焦急。

李牧不除,赵国难灭。历史上,秦国是用反间计,利用赵王迁的昏庸和郭开的谗言,

诱杀李牧,才最终拿下赵国。但现在,反间计似乎尚未奏效,或者效果不显。

必须想办法打破僵局,而且要快。光靠勇猛和常规战术,显然不足以撼动李牧这座大山。

他想到了火药。长平之战时那个粗糙的“炮仗”,威力有限,更多是心理震慑。但这十年间,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沉默
  • 折枝予椿
  • 桑延和温以凡的漫画名叫什么
  • 医生宋如烟
  • 重生回到选择养母的那天
  • 殿下非要娶我岑锦
  • 永恒岛宠物
  • 女帝登基记事免费阅读
  • 渣男重生记
  • 医生宋含烟最新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