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金牌班主任,顶着全校压力为我的班级保下了唯一的“体育课”。
可学生家长们却在“鸡娃”头子李莉的煽动下,联名举报我“不务正业,耽误孩子前途”,
要求用主科占满体育课。我笑了。既然你们那么想要分数,那就全都给你们。
我亲手取消了体育课,用数理化填满了每一分钟。后来,
当“阳光少年”评选的关键指标公布时,这群家长却哭着跪求我,说我亲手毁了他们的孩子。
......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我班的学生正在操场上疯跑。隔壁毕业班的窗户里,
密密麻麻全是埋头刷题的后脑勺。像一排排等待指令的机器。我靠着单杠,
看着我班这群生龙活虎的小崽子,嘴角忍不住上扬。这片小小的“体育特区”,
是我顶着全校压力,硬生生为他们抢下来的。就在这时,口袋里的手机嗡嗡作响。家长群。
我点开,一张照片赫然在目。拍的正是隔壁班上数学加课的“盛况”。拍照人,李昂妈妈,
李莉。我们班家长群里的“鸡娃”总司令,焦虑传播中心。下一秒,
我的名字被她用蓝色的字体圈了出来。“@苏雪老师,别的班都在拿命冲刺,
我们班的孩子在操场上傻跑,您不觉得太松懈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立刻有几个家长冒头。“是啊苏老师,就我们班搞特殊,孩子以后跟不上怎么办?
”“我家孩子最近都跟我说上体育课心虚,怕被别的班同学笑话。”“看着别的班都在学习,
我心里发慌啊!”焦虑,像会传染的病毒,在群里迅速蔓延。我习以为常,没动气。
慢悠悠地打字,把一篇关于“劳逸结合能提升神经元活性”的科普文章发了上去。
顺手又附上了几份权威的科学研究报告。“各位家长,磨刀不误砍柴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适当的运动,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冲刺。”信息发出去不到三秒。李莉秒回。
一个“捂脸笑”的表情,后面跟着一长串文字。“苏老师,您说的这些大道理我们都懂,
比谁都懂。”“可道理能变成中考分数吗?”“您是省队运动员出身,是天之骄子,
可能不太能理解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不拼命就没出路的焦虑。
”“我们孩子可没您那么好的体育天赋,只能靠死读书。”这话,诛心。她轻飘飘一句话,
就把我划到了所有家长的对立面。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何不食肉糜”者。
群里瞬间安静了。死一样的寂静。刚刚还附和的几个人,全都潜水了。
我看着屏幕上那句“运动员出身”,心底泛起一丝冷意。放学的铃声响起。
我看见好几个平时最爱笑闹的学生,蔫头耷脑地走出校门。我叫住一个,我们班的篮球主力。
“怎么了?无精打采的。”他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躲闪。“苏老师,
我妈说……再看见我去打球,就打断我的腿。”男孩的声音很轻,眼睛里的光,灭了。
我攥了攥手心。周末。我没有再看家长群。我知道,李莉不会善罢甘休。果然,周六一大早,
我的手机就被@得滚烫。李莉在群里分享了一篇爆款文章。
标题刺眼得像一声尖叫:《别让所谓的“快乐教育”,毁了孩子高飞的翅膀!》。
她还配上了一段文字。“发人深省,我们的孩子生来就不是享福的,是在千军万马中拼杀的!
@苏雪老师,您也看看吧。”她这是在公开向我宣战。我关掉手机,去健身房跑了十公里。
汗水流进眼睛,又涩又疼。我没回复,我知道,任何解释都只会成为她新的弹药。我的沉默,
在某些人看来,是理亏。周日下午,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家长,小心翼翼地私聊我。
“苏老师,李莉把我们十几个家长拉了个小群。”她发来一张截图。
群名很可笑——“精英家长冲刺群”。李莉正在里面高谈阔论。“那个苏雪,运动员出身,
懂什么教育?脑子里都是肌肉。”“她就是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把我们孩子的伞也撕烂。
”“她发的那些所谓科学报告,都是骗人的,想让我们放松警惕!”最毒的是,
她把我那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断章取义。截了个图,发在小群里。配文:“大家看看,
苏老师亲口承认,她觉得体育比主科还重要!这是拿我们孩子的前途开玩笑!
”下面一堆人附和。“天啊,太不负责任了!”“必须让她知道我们家长的厉害!
”我看着那张截图,笑了。原来,语言可以被这样扭曲。原来,人心可以被这样煽动。
周一早上,我刚到办公室,王校长就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他脸色铁青,额角上挂着汗。
“苏雪!”他几乎是吼出来的。“砰”的一声,一沓厚厚的纸拍在我桌上。
是一封联名举报信。为首的,正是李莉。后面跟着三十多个鲜红的指印和签名。举报我,
“玩忽职守,以牺牲学生前途为代价,满足个人体育偏好”。信里甚至暗示,
我因为当过运动员,就强行在毕业班搞体育,是“外行指导内行,用肌肉指挥大脑”。
我的目光扫过那些名字。一个个,都那么熟悉。甚至,我看到了一个我绝没有想到的名字。
张超妈妈。张超是单亲家庭,我帮他申请了助学金,免了所有课后辅导的费用。上个月,
他妈妈还提着一篮鸡蛋来感谢我,说我是他家的大恩人。现在,她的指印,
就按在“玩忽职守”那四个字的旁边。像一滴干涸的血。一股刺骨的寒意,
从脚底瞬间窜到天灵盖。“苏雪,你看看你干的好事!”王校长指着我的鼻子。
“现在家长闹到教育局去了!学校的脸都被你丢尽了!”“我命令你,立刻,马上!
给家长写道歉信,保证取消所有体育课!”“否则,这个班主任你别当了!学校会考虑换人!
”我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肉里。愤怒,失望,还有一种被背叛的恶心感,
在我胸口翻腾。我抬起头,看着王校长那张写满“息事宁人”的脸。他根本不在乎我的理念,
不在乎学生的健康。他只在乎他的乌纱帽,在乎学校那点可怜的声誉。我突然就明白了。
跟这群被焦虑冲昏头脑的人讲道理,就像对着一群疯子弹琴。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听。
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能让他们心安理得的替罪羊。好,你们想要什么,我就成全你们。
周一的紧急家长会,与其说是沟通,不如说是对我的公审。地点就在学校的大礼堂,
灯火通明,像个审判庭。王校长坐在主席台中央,不停地用手帕擦着额头上的汗,
活像个被架在火上烤的鹌鹑。我坐在他旁边,面无表情。台下,黑压压一片,
坐满了我的“审判官”。李莉作为家长代表,第一个走上台。她今天特意化了全妆,
穿着一身得体的套装,像个要去敲钟的上市公司CEO。她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
开始了她慷慨激昂的表演。“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今天我站在这里,心情是沉痛的!
”一开口,就给自己定了悲天悯人的调子。“我们的孩子,正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
中考!一步踏错,步步皆错!”“可就在这争分夺秒的时刻,我们的孩子,
却被逼着在操场上浪费宝贵的时间!”她手一挥,指向我。“我不是说体育不好,
但凡事要分轻重缓急!”“隔壁班的孩子在刷《五年中考三年模拟》,我们的孩子在传球!
”“人家在背英语单词,我们的孩子在练立定跳远!”“请问,中考是考你跳得远,
还是考你数学分高?!”台下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我看到好几个家长激动得脸都红了,
仿佛李莉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李莉很满意这个效果,她顿了顿,将矛头直指我,
声音陡然拔高。“我就想问问苏雪老师!”她连名带姓,毫不客气。“如果我们的孩子,
就因为您坚持的这几节体育课,最后差了几分,没考上重点高中!”“这个责任,
您担得起吗?!”“担得起吗?!”这句话,像一把淬了毒的利剑,直直插向我的心脏。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就是!这个责任谁来负?”“苏老师,
你不能拿我们孩子的前途做实验啊!”一个胖胖的家长站起来,
痛心疾首:“我家孩子跑完步回家,累得连作业都写不动,说脑子是空的,这不耽误事吗?
”另一个尖声叫道:“我儿子说,体育课上出汗,下午上课都犯困,听不进去课!
我们家孩子体质弱,不能剧烈运动!”我甚至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是张超妈妈。
她怯生生地站起来,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李莉姐说得对……我们家就指望孩子考个好高中,不能有任何闪失……苏老师,
我们……我们还是多上点主科吧。”我看着她,那个提着鸡蛋,
眼含热泪说我是“大恩人”的女人。此刻,她躲闪着我的目光,和其他人一起,
将我推向深渊。那一瞬间,我心里有什么东西,彻底碎了。之前翻腾的愤怒、委屈、失望,
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片死寂的冰冷。我明白了。跟一群只看得到分数,看不到孩子的人,
讲什么“健全的人格”,讲什么“强健的体魄”,都是对牛弹琴。他们不要道理。他们要的,
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心安理得逼疯自己孩子的借口,一个可以随时转嫁责任的靶子。
王校长见场面失控,赶紧给我使眼色,嘴型无声地催促:“道歉,快道歉!”轮到我发言了。
我一言不发,站起身,走到台前。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等着看我的笑话,
等着我的辩解和挣扎。我没有。我只是平静地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或得意,或焦虑,
或麻木的脸。然后,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台下一片错愕。我直起身,拿起话筒,
声音清晰得没有一丝波澜。“对不起。”“是我的固执,没有完全理解各位家长的期望。
”“我错了。”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胜利的欢呼和掌声。李莉的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王校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在这片嘈杂的胜利凯歌中,
我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眼神冰冷得像手术刀。“我决定。”我的声音不大,
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噪音。“从明天起,我们班将永久取消体育课。”“所有体育课时,
将全部改为数学和英语的强化训练。”“我将亲自监督,确保每一分钟,都用在学习上。
”礼堂里,瞬间鸦雀无声。家长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们好像隐约觉得,自己好像赢了,
又好像……输得更惨了。家长会第二天,早上六点五十九分。我准时在家长群里,
发出了一张图片。一张新鲜出炉的课表。
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高分冲刺终极课表”。周一到周五,从早上七点的早读,
到晚上九点的晚自习。每一分钟,都被数理化英塞得满满当当。体育课的位置,
被我用红笔圈出,改成了“数学强化”。音乐课和美术课,
变成了“英语听力”和“物理周测”。连宝贵的课间十分钟,
都赫然写着四个字:“随堂小测”。这张表,是我熬夜做出来的。精致,高效,毫无人性。
完美满足了他们的所有要求。群里安静了整整一分钟。然后,李莉的头像跳了出来。
她发了一个“热烈鼓掌”的表情包。“苏老师终于开窍了!这才是毕业班该有的样子!
”“我就说嘛,苏老师认真起来,比谁都强!”“这才叫负责任!”一时间,
群里全是赞美之词,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早该这样了,我们家长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谢谢苏老师!我们全力配合!”我关掉手机,走进教室。新课表已经用A4纸打印出来,
贴在了黑板旁最显眼的位置。学生们陆续走进教室,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僵在原地。
他们的目光,像被钉子钉在了那张课表上。前一秒还睡眼惺忪的脸,瞬间血色尽失。
我班那个篮球主力,那个曾对我说“我妈要打断我腿”的男孩,
死死盯着“体育课”被划掉的地方。他眼里的光,昨天只是灭了。今天,变成了死灰。
整个早读,教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像无数条蚕在啃食桑叶。
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第一周,高强度的学习开始了。我成了最严苛的监工。上课提问,
下课测验,错一道题,罚抄十遍。很快,课堂上开始出现此起彼伏的哈欠声。
学生们的眼神变得涣散,像蒙了一层雾。曾经最活跃的几个孩子,现在趴在桌上,
连头都懒得抬。周四晚自习。李昂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仰着头,
两道鲜血从他鼻孔里流了出来。周围发出一阵小小的惊呼。我平静地递给他一包纸巾。
“去洗手间处理一下,然后回来继续做题。”他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是困惑,是恐惧,
也是一丝乞求。我没理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道新的函数题。当晚,家长群里,
李莉又@了全体成员。她发了一张照片。一张沾着血的纸巾。配文是:“看看我儿子,
奋斗的勋章!学到流鼻血,当妈的心疼又骄傲!”“这才叫冲刺!这才叫拼命!
”她紧接着又发了一条,语气里带着炫耀和质问。“@所有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
你们家的呢?可别掉队啊!”群里几个家长立刻附和。“李昂真是好样的!
我们家孩子也要向他学习!”“是啊,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多优秀!
”我看着手机屏幕,笑了。奋斗的勋章?真好。我等的就是这个。
等到群里的气氛被李莉烘托到最高点。等到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变态的“荣耀”里。周末,
下午三点。我一言不发,将一份文件,转发到了家长群。
一份带着市教育局鲜红抬头的PDF文件。
《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市“阳光少年”评选活动的通知》。我没加任何解读,
我知道他们自己会看。会看得比谁都仔细。通知里,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为响应素质教育号召,本次评选将采用‘一票否决制’……”“……其中,
‘体能综合测试’与‘团队协作能力展示’两项,占总评分40%,且单项不达标者,
直接淘汰,无缘后续评选……”最下面,还有一行加粗的黑体字。
“本年度‘阳光少年’评选结果,将直接与全市各重点高中‘自主招生’名额挂钩。
”家长群,瞬间死寂。李莉那句“奋斗的勋章”,还孤零零地挂在上面。
像一个刚被扇上来的,滚烫又响亮的巴掌印。他们亲手砍掉的,不是一节体育课。
是通往捷径的那把,最锋利的刀。恐慌,开始蔓延。我将那份PDF文件,像一颗定时炸弹,
扔进了名为“家校共育”的坟场。一秒。两秒。十秒。死一样的寂静。仿佛连手机信号,
都在消化这则通知的重量。第一个爆炸的,是周瑞的爸爸。他儿子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
百米成绩能进区里比赛的水平。“@李莉!你他妈不是说体育没用吗?!
”“我儿子就指望这个自主招生了!现在路被你堵死了!”他一句话,点燃了整个火药桶。
群里瞬间变成了互相撕咬的斗兽场。“李莉!都是你!都是你带的头!
”“你赔我儿子的前途!”“我早就觉得不对劲,就是被你天天洗脑,说体育没用,
体育耽误学习!”“你安的什么心啊你!
”我甚至看到了一个家长发了张自家孩子胖了一圈的照片。“现在好了,天天坐着,
跑两步都喘!以后体测怎么办?!”之前那些对我口诛笔伐的“战友”,此刻调转枪口,
把李莉撕得体无完肤。我靠在椅子上,慢悠悠地给自己泡了杯热茶。真有意思。
当初举报我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李莉显然慌了,她疯狂地打字,试图挽回局面。
“大家冷静!不要激动!”“不就是一个‘阳光少年’吗?全校才几个名额?
我们还是要抓大头,抓分数!”“为了这点小概率事件,耽误了主科学习,
那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周瑞爸爸直接回了一句语音,怒吼声几乎要冲破屏幕。
“去你妈的小概率!对我儿子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你儿子成绩好,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