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沙漠里的50°与-10°

>>> 戳我直接看全本<<<<
2035年4月17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下午两点。

地表温度计的红色指针死死卡在50℃刻度线上,塑料外壳被晒得发软,仿佛下一秒就会融化。

林野蹲在临时搭建的遮阳棚下,额头上的汗珠刚冒出来就被蒸发,留下一层细密的盐霜。

他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动的实时数据,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调出近一周的温度曲线,那条蓝色的线像一条失控的心电图,在40℃到52℃之间剧烈波动,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小林,喝口水。”

导师张教授递过来一瓶冰镇矿泉水,瓶身凝结的水珠在接触到空气的瞬间就化作白雾。

这位头发花白的气象学权威此刻也没了平日的从容,眉头拧成一个疙瘩,“看看这个。”

林野接过张教授的平板,上面是国家气象局的加密数据:同一地点,昨晚23点的温度骤降至-10℃。

50℃到-10℃,60℃的温差,在24小时内完成。

“这不可能。”

林野下意识地反驳,手指飞快地计算着,“沙漠昼夜温差大不假,但受大气逆辐射和地表储热影响,极限也就在30℃左右。

60℃……这违背了热循环基本规律,” “可数据不会说谎。”

张教授指了指远处的自动气象站,银白色的金属柱在烈日下泛着刺眼的光,“那玩意儿是德国进口的,误差不超过0.5℃。

从4月10号开始,这片区域就没‘正常’过,白天热得能煎鸡蛋,晚上冷得能冻裂石头。”

林野站起身,走到遮阳棚边缘。

视线所及之处,黄沙被晒得蒸腾起热浪,远处的沙丘在光线折射下扭曲成怪诞的形状,像一锅正在沸腾的粥。

他想起三天前抵达时,向导阿不力孜大叔说的话:“今年的沙漠不对劲,白天走在外面,靴子底都能粘在沙子上;可到了后半夜,帐篷里的水都能结冰。”

当时他只当是老人的夸张说法,现在看来,现实比夸张更荒谬。

笔记本电脑突然弹出一条推送新闻,标题刺眼:《中东沙漠出现极端温差,骆驼群夜间冻死,白天尸体被烤焦》,配图里,几只骆驼僵硬地倒在沙地上,皮毛在高温下卷曲发黑,周围却散落着未融化的冰晶。

“不止这一处。”

张教授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非洲撒哈拉、澳大利亚大沙漠……全球所有极端干旱地区,都在出现类似的‘冰火交替’。

气象局内部在传,这是‘气候异常个案’,很快会自行缓解。”

“个案?”

林野猛地回头,眼里的红血丝因激动而更加明显,“教授,您看这个,”他调出自己整理的全球温差数据表,用红线标出异常区域,“这些点连起来,像不像一个正在扩张的网络?

从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开始,正在向温带蔓延。

这不是个案,是系统性的紊乱!”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说出那个在心里盘桓了很久的猜测:“我怀疑,是地球的热循环系统出了问题。

就像……就像一个恒温器坏了的房间,制冷和制热功能同时失控。”

“蓝星热循环紊乱假说……”张教授喃喃重复着,指尖在平板上敲击,调出更早期的卫星数据。

2034年的冬天,北极圈出现过一次反常的30℃高温,当时被解读为“极地涡旋异常”;同年夏天,南极冰盖监测到局部-90℃的极端低温,又被归因为“寒潮过境”。

这些曾经孤立的事件,此刻在林野的假说里,连成了一条危险的链条。

“太激进了。”

张教授最终摇了摇头,合上平板,“没有模型支持,没有历史数据参照,这个假说……会被当成天方夜谭。”

他拍了拍林野的肩膀,语气缓和下来,“先把眼前的观测做完,拿到更扎实的数据再说。”

林野没再争辩。

他知道导师的顾虑,气象学界容不下未经证实的“末日预言”。

但他看着屏幕上那条疯狂跳动的温度曲线,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

傍晚七点,沙漠的太阳依旧毒辣,但空气里己经开始弥漫起诡异的寒意。

林野收拾仪器时,发现上午还能正常工作的无人机,电池因为温差过大而鼓包报废。

他抬头望向天空,夕阳被一层薄薄的灰雾笼罩,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橘红色。

远处的沙丘阴影里,不知什么动物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很快又归于沉寂。

夜里十一点,林野被冻醒了。

帐篷里的温度计显示-8℃,他裹着三层睡袋,牙齿还是忍不住打颤。

帐篷外传来“咔哒”声,像是冰碴在碰撞。

他拉开帐篷拉链,一股寒流瞬间灌进来,让他呼吸一滞,白天被晒得滚烫的金属支架,此刻裹着一层白霜,地上的沙子冻成了坚硬的硬块,踩上去咯吱作响。

不远处的自动气象站顶端,凝结着长长的冰棱,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林野拿出手机,想给家里打个电话,却发现信号格是空的。

他点开社交软件,刷新出一堆带着“#沙漠奇遇记##极端天气打卡#”标签的帖子,有人晒出白天煎鸡蛋的视频,有人炫耀夜里冻住的矿泉水,评论区一片嘻嘻哈哈,把这诡异的温差当成了难得一见的“景观”。

只有一条不起眼的评论被淹没在笑闹中:“我们这儿的小麦,白天晒得叶子卷成筒,晚上又被冻得发黑……今年怕是要绝收了。”

林野盯着那条评论,指尖悬在屏幕上,迟迟没有落下。

他想起出发前,母亲在电话里说,老家院子里的月季,一夜之间开了又谢,花瓣边缘又焦又枯,像被火烤过,又像被冰冻过。

当时他只说“天气反常”,现在想来,那或许是灾难的第一片落叶。

他关掉手机,重新钻进睡袋,却再无睡意。

帐篷外的风声呜咽着,像某种巨大生物的喘息。

林野睁着眼睛,看着帐篷顶的褶皱在月光下投下的阴影,脑子里反复回响着自己的假说。

如果热循环真的紊乱了,如果这不是沙漠的特例,而是整个地球的预兆……那等待人类的,会是什么?

凌晨三点,温度计显示-10℃。

林野摸出压在枕头下的笔记本,借着微弱的头灯光,在第一页写下:4月1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

日间最高温50℃,夜间最低温-10℃。

热循环异常,范围疑似扩大。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