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一片竹林时,他们听到悠扬的琴声,琴声时而如高山巍峨,时而如流水潺潺,突然曲风一转,杀伐之气骤生,仿佛千军万马在竹林间厮杀。
林舟驻足聆听,脑海中竟浮现出“西面楚歌”西个字,伴随着乌江自刎的悲壮身影,虽看不清面容,却能感受到那份英雄末路的凄凉。
孔丘抚掌轻叹:“此乃俞伯牙之《广陵散》,传闻他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不复弹奏。
如今琴音重现,想必也是因天地异变而苏醒。
这琴声里的杀伐,藏着的是‘知音’二字的重量——华夏之魂,从不是孤勇。”
林舟望着竹林深处,仿佛能看到那抚琴之人的剪影:“为何这些记忆总是碎片?
像被打碎的镜子,拼不出完整的模样。”
“因为历史从不是首线。”
孔丘坐在赵云备好的牛车中,翻看一卷泛黄的竹简,“它像江河,时而分流,时而交汇,时而干涸,时而泛滥。
你要做的,不是拼凑碎片,而是找到那股让江河奔流不息的力量——那是文明的根脉。”
行至云梦泽畔,只见浩渺的湖面无边无际,水面上漂浮着无数粉色的荷花,每朵花瓣上都闪烁着淡金色的文字,微风拂过,文字随风而动,汇聚成诗行。
一个身披蕙草、腰束兰芷的身影在水中行走,长发如墨,赤足踏在荷叶上,正是屈原。
他仰天长啸,歌声悲怆而激昂,穿透云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
孔丘起身行礼,眼中满是敬意。
屈原转过身,目光落在林舟身上,带着一丝悲悯与期许:“你们终于来了。
我在汨罗江底沉睡了千年,天空裂缝出现时,是《离骚》的文气将我唤醒。
我知道你的困境,孩子,你遗忘了过去,就像这云梦泽的水,忘了自己从何而来。”
林舟望着他,心中涌起莫名的亲切感:“您知道我们会来?”
“我知道华夏不会亡。”
屈原抬手,一朵最大的荷花飘到林舟面前,花瓣上写着“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是华夏的根,是我们血脉里的印记。
你若能读懂它,便能唤醒龙族的记忆,记起那些开天辟地、治水补天的先祖。”
林舟伸手触碰花瓣,那些金色的文字突然化作流光涌入他的脑海。
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碎片,而是清晰的画面:头戴羽冠的先祖在泰山之巅祭天,甲骨在火中炸裂,裂纹里的符号化作星辰;有人骑着龙车巡视九州,车辙所过之处,长出庄稼与桑麻;还有人在江畔行吟,衣袂飘飘,正是眼前的屈原……他踉跄后退,大口喘气,泪水不自觉滑落:“我好像……看到了黄帝,看到了尧舜,看到了您投江时,百姓划船打捞的身影……那是你的血脉在觉醒。”
屈原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如水中月、镜中花,“但有人不想让你记起。
他们害怕华夏的文脉,害怕这‘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话音刚落,平静的湖面突然掀起巨浪,浪涛中浮现出一个手持三叉戟的身影,金色的卷发沾满水珠,蓝色的眼眸如深海般冰冷。
他破浪而出,三叉戟顿在水面,激起的水花化作冰锥射向岸边:“我是波塞冬,地中海的霸主。
这片水域,现在归我管!
你们这些东方人,竟敢在我的地盘上唤醒什么‘文脉’?
真是可笑!”
宫本武藏不知何时出现在岸边,他刚刚结束对楚地剑道的考察,此刻拔刀出鞘,双刀交叉成十字,刀尖指向波塞冬:“玩水的匹夫,不如来比剑?
让你见识下,什么是真正的‘道’,而不是倚仗神力的蛮横。”
波塞冬冷笑,三叉戟在手中旋转,巨浪瞬间化作数十条水龙,张牙舞爪地扑向岸边:“蠢货,神话里的力量,岂是凡俗武技能比?
在我面前,你的刀连浪花都劈不开!”
“以水治水,方为正道。”
一个苍老而沉稳的声音传来,只见大禹手持耒耜,从云中降下。
他身着粗布麻衣,皮肤黝黑,手掌布满老茧,正是林舟在鼎中见过的治水身影。
大禹将耒耜插入岸边的泥土,地面瞬间裂开纵横交错的沟壑,那些扑来的水龙被沟壑引导,顺着地势流入地下,消失不见。
“当年我治水,用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靠的不是堵,是疏。
水是生命之源,不是武器。
你滥用神力,不怕触怒天地法则?”
波塞冬怒视大禹,三叉戟上的寒光更盛:“你是谁?
竟敢干涉海神的意志!
尼罗河的祭司都要敬我三分,你一个凡夫俗子,也配教训我?”
“吾乃大禹,华夏治水之人。”
大禹的目光平静如湖水,不起波澜,“我不与你争霸主之位,只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你若执意要让云梦泽变成战场,淹没这万亩荷花、千行诗字,便是与天下苍生为敌。”
此时,列奥尼达带着斯巴达战士赶到,他们刚在附近的山地进行了实战演练。
看到波塞冬的水龙被大禹引走,列奥尼达哈哈大笑,拍着盾牌道:“海神也有吃瘪的时候?
小子,你看,所谓神话,不过是强者的故事。
但这治水的老头让我想起温泉关的勇士——不是靠神力,是靠决心。”
林舟却摇头,他走到湖边,看着那些重新绽放的荷花,花瓣上的文字更加明亮:“不对。
大禹治水,不是为了炫耀力量,是为了救人。
波塞冬大人,你们的神话里,神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但我们的神话里,神是为众生谋福的先行者。
这才是我们的神话,是‘为生民立命’的担当。”
他看向屈原消散的方向,那里留下一卷竹简,正是《离骚》的真迹。
当林舟展开竹简时,所有文字突然挣脱束缚,化作一条青色的龙影,盘旋在云梦泽上空。
龙影长啸,声震西野,那些来自异国的英灵都停下了动作,抬头仰望——这龙影没有鳞片,却由无数文字组成,“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诗行流转,竟比雷霆更有力量。
“那是……”关羽握紧刀柄,眼中闪过激动的光芒。
孔丘抚须而笑,眼中含泪:“是文气所化的龙,是华夏的文脉,终于开始苏醒了。
这龙,不需要吞噬天地,只需要‘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赤诚,便能遨游九天。”
波塞冬脸色难看,他感受到那龙影中的力量虽不暴烈,却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海,让他的神力都难以抗衡。
他收起三叉戟,冷哼一声:“今日暂且作罢,但记住——奥林匹斯山的神,不会容忍新的神话崛起。
你们的文脉,迟早会被海浪淹没。”
宫本武藏收刀入鞘,走到林舟身边,第一次收起了傲气:“你的文明,比我想象的有趣。
刚才那龙影,比任何刀光都锋利。
我曾以为武道的极致是‘天下无敌’,现在才明白,还有比胜负更重的东西。”
林舟望着青龙头顶的星空,那里的彩色裂缝似乎变小了些,光芒也暗淡了几分:“我们只是找回了一首诗。”
“一首诗,便抵得上千军万马。”
大禹走过来说,他的身影也开始变得透明,显然维持形态消耗了太多力量,“接下来,去昆仑山吧。
那里有西王母的瑶池,藏着华夏神话的源头。
只有让神话与历史交汇,龙图腾才能真正觉醒。”
林舟点头,他能感觉到,随着每一次记忆的唤醒,胸口都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他不再是那个站在城砖上茫然无措的异乡人,开始明白“华夏”二字的重量——不是疆域的辽阔,不是神权的煊赫,而是“民为邦本”的坚守,是“自强不息”的韧性,是“修齐治平”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