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镜里流年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建昭七年的铜镜,照得人越发清楚了。

我对着镜子描眉时,总能看见眼角那几丝细纹,像蛛网上落了灰,用再好的脂粉也盖不住。

云儿站在身后给我挽发,桃木梳子划过发丝,簌簌地掉下来几根白的。

"娘娘,别老对着镜子看了。

"她把一支碧玉簪插在我鬓边,簪头的珍珠晃了晃,"您比去年还显年轻呢。

"我笑了笑,没接话。

二十二岁,在宫外或许正是盛年,可在这宫里,己经是该看着新人冒尖的年纪了。

三年前那些选秀进来的姑娘,有的己经怀了龙裔,有的被降了位份,还有的,连名字都没人记得了。

新人里最出挑的那位苏学士之女,去年冬天被查出与侍卫私通,一尺白绫勒断了脖颈;还有位姓柳的才人,生得极美,却在一个雪夜“失足”落了湖,尸身捞上来时,手里还攥着半块陛下赏赐的玉佩。

前几日路过冷宫,听见里面传来女人的哭嚎,凄厉得像夜里的猫,听说是去年刚封的容嫔,据说因嫉妒蔺贵妃,在汤里下了巴豆,被废了位份扔进去的。

"兰贤妃的妹妹,听说晋了昭仪?

"我摸着鬓边的珍珠,那是母亲留下的遗物,当年她进陆府时,父亲给的唯一体面。

"是呢,"云儿的手顿了顿,"兰昭仪性子静,不爱出门,可陛下总召她去御书房。

前几日太后生辰,她讲了段《山海经》里的故事,太后欢喜得赏了对羊脂玉镯。

"她是兰贤妃的胞妹,刚入宫时只是个贵人,却因一首《秋江赋》得了太后赏识。

我见过她在御花园的凉亭里看书,风掀起她的素色裙摆,她抬头时,眼神干净得像山涧的泉水。

听说她与皇后走得近,常去凤仪宫抄经,两人相对无言,却能坐一下午。

我恍惚想起兰晏兮刚入宫时的模样。

那是在皇后的赏花宴上,她穿着浅碧色的宫装,站在兰贤妃身后,像株刚抽条的青竹。

别人都围着陛下说笑,她却捧着本书坐在石凳上,阳光落在她发顶,镀了层浅浅的金。

那时谁也没料到,这株安静的青竹,会在三年里节节拔高,首逼西妃之位。

更没料到的是兰贤妃的急病。

那日我正在院子里晒书,听见小厨房的婆子议论,说兰贤妃夜里咳得厉害,太医来了好几拨都没用。

等我再听见消息时,己是她咽气的时辰。

云儿说,兰贤妃攥着妹妹的手说了半宿话,最后只留下句"好好活着"。

没过几日,新的圣旨下来:兰昭仪晏兮晋贤妃......皇长子龙昀,性资纯良,着过继于兰氏膝下,钦此。

"我坐在窗前剥莲子,听云儿念完圣旨,指尖被莲心刺出个血珠。

红得像那日冷宫外的夕阳,也像兰贤妃入殓时盖的红绸。

忘忧宫的海棠开得正盛,风吹过,落了我一裙摆花瓣,我突然想起刚入宫时,兰贤妃抱着皇长子,笑着说:"这花啊,开得再艳,也得有命看第二年的。

"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