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是哪天

九一八是哪天

作者: 钧天岳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钧天岳”的其它小《九一八是哪天》作品已完主人公:王家辉记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1 铁钥遗愿爷爷把那只铁锈斑驳的钥匙塞进我手呼吸像破风箱:“找到他们…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一” 这是他最后的执伴随着窗外凄厉的防空警报呜咽——今天是九一**********我爷爷的是历史在他身上刻下的歪斜印那不是普通的而是一种沉重的、每走一步都仿佛拖着整个过去岁月的跋它源于一场我从小听到大、却始终无法真正想象的轰鬼子来的那天空下着火他的世界在爆炸声中碎成了...

2025-09-19 19:48:10

1 铁钥遗愿爷爷把那只铁锈斑驳的钥匙塞进我手心,

呼吸像破风箱:“找到他们…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一起。” 这是他最后的执念,

伴随着窗外凄厉的防空警报呜咽——今天是九一八。**********我爷爷的腿,

是历史在他身上刻下的歪斜印记。那不是普通的瘸,

而是一种沉重的、每走一步都仿佛拖着整个过去岁月的跋涉。

它源于一场我从小听到大、却始终无法真正想象的轰炸。鬼子来的那天,天空下着火雨,

他的世界在爆炸声中碎成了齑粉。母亲用身体护住了他,代价是她的生命,

和爷爷一条再也伸不直的左腿。他的父亲和哥哥,

早在硝烟升起前就已告别了那个摇摇欲坠的家,加入了抗战的洪流,生死未卜。于是,

爷爷成了孤儿,拖着一条残腿,被好心人收养,改了姓,活了下來。

新中国的阳光照亮了大地,却照不进他心底那块关于“根”的空洞。

他模糊地记得自己本姓似乎是个“王”,名字里该有个“家”字辈,其他的,

都被那年震耳欲聋的爆炸和撕心裂肺的哭喊淹没了。他一生都在寻找,像一只失了群的孤雁,

徒劳地扑打着翅膀,试图找回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各种线索查过,无数王姓村落访过,

最终都石沉大海。时间久了,那寻找似乎也成了他的一种习惯,

一种镌刻在残肢上的、无声的族谱。直到他躺倒在病床上,油尽灯枯,

连那点习惯性的微光也要熄灭了。他变得异常沉默,只是望着窗外,眼神空洞,

仿佛在穿透几十年的光阴,凝视着什么。突然的一天,催化剂来了。邻村传来消息,

隔壁镇上的王氏宗族要大规模续修族谱,号召所有散落各地的王姓后人认祖归宗,

信息将录入新谱。这个消息像一剂强心针,让爷爷浑浊的眼睛里猛地迸发出骇人的光亮。

他紧紧抓住我的手,

得不像一个垂死之人:“去…去问问…看看有没有线索…”我奔波于各个王姓村落的修谱点,

出示爷爷那少得可怜的信息:可能姓王,家字辈,父亲和哥哥抗战离家,母亲死于轰炸,

本人幼年被收养。接待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同情有之,无奈更多。年代太久远了,

战乱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记录缺失更是常态。我一次次满怀希望而去,一次次铩羽而归。

爷爷的生命力在等待中急速流逝。他不再问结果,只是时常摩挲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

据说这把钥匙他从小就挂在脖子上。后来一直留着,他说这是和过去唯一的联系和念想。

最后一次去看他,他已说不出连贯的话。弥留之际,他颤抖着从枕下摸出那把锈蚀的钥匙,

塞进我手里,用尽最后的气力,吐出那断断续续的、沉重的遗愿。然后,他的手垂了下去,

眼睛却未曾闭上,依旧望着窗外,仿佛还在寻找。窗外,九一八的警报声, 一年一年,

准时响起,像历史的悲鸣,也像为他送行的安魂曲。2 迷雾寻根处理完爷爷的后事,

空落落的屋子里,只剩下我和那把冰冷的钥匙。它很小,齿痕几乎被锈迹磨平,

透着一种无言的固执,就像爷爷的一生。我必须做点什么。为了爷爷未能合上的双眼,

也为了那镌刻在残肢上、未能完成的族谱。我再次走访了那几个主要的王姓村落,

这次带着更详细的询问:是否有在抗战期间,丈夫和长子参军后,家中遭遇敌机轰炸,

主妇丧生,幼子失踪或确认被收养的人家?回应我的依旧是摇头。年代过于久远,

知情的老人大多已不在世。那把钥匙成了一个谜。它显然不属于爷爷家里任何一把锁。

它对应着什么?一个盒子?一扇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在县图书馆查询旧档案时,遇到了一位研究本地民俗和历史的老先生。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拿出那把钥匙给他看。老先生推了推眼镜,仔细端详了很久,

甚至拿出放大镜看了又看。“这钥匙…有点意思,”他沉吟道,“看这样式和锈蚀程度,

像是解放前那种老式木匣上的黄铜锁的钥匙,那种锁现在很少见了。

通常用来存放些比较重要的文书、“不过,”他话锋一转,

“这种盒子大多出自有些年头的家族。咱们县里,王姓是大姓,分支众多,

但要说老谱保存最久远的,恐怕得数青石镇那边的一支,他们祖上出过秀才,比较重视这个。

只是那一支后来人丁不旺,祠堂也荒废好些年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你要找的东西。

”我立刻动身前往青石镇。那是一座位于山坳里的古镇,王氏祠堂坐落在镇子边缘,

果然如老先生所说,荒废已久,门楣歪斜,瓦楞上长满了荒草。费了一番周折,

我才找到负责看管祠堂的一位远房王姓老人。他年纪很大了,耳朵有点背,

听明白我的来意后,浑浊的眼睛打量了我许久。“修谱?是有人在修总谱…”他慢吞吞地说,

“但我们这一支,人快没了,谱也…”他摇摇头,引我走进阴暗的祠堂偏房,

那里堆着一些旧物。他指着一个积满厚厚灰尘的木箱,“老的谱书,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记录,都在这里了,你自己看吧。乱得很,好多都被虫蛀了,

或者…没了。”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箱,一股陈腐的气息扑面而来。

里面确实堆放着一些线装书和散页,纸张脆弱发黄。我屏住呼吸,一页一页地翻找,

根据爷爷提供的模糊时间线,重点查找抗战爆发前后那几年的记录。时间一点点过去,

我的心渐渐下沉。记录残缺得厉害,很多页破损不堪,或者干脆缺失。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处不寻常。在一本记录家族人口变动的旧册里,

关于某一户的记载,在民国二十七年左右的那几行,有明显的墨迹混乱,紧接着的一整页,

似乎被人为地撕掉了!残留的下一页上,还有淡淡的、焦黑的痕迹,像是被火燎过。

我却内心一动,这一页的最上面,写的是“次子:王家骏,殁于日寇轰炸,

与母同难”这个王家骏极有可能就是爷爷。但为什么独独这一户的记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撕掉的是什么?烧掉的又是什么?我强压住心跳,指着那处异常问看守老人:“老人家,

您知道这一户是怎么回事吗?这记录…”老人的脸色微微变了,眼神有些躲闪,

含糊道:“啊…这个啊,老早的事情了,谁还记得清…好像是那家人…没了…对,没了。

情况有点…特殊。”“特殊?怎么特殊?”我追问。老人却只是摇头,不肯再多说,

只是反复念叨:“都过去了,没了,找不到了…”他越是这样,我越是怀疑。这反常的回避,

这被破坏的记录,似乎都指向一个被刻意掩盖的秘密。这秘密,像钩子一样抓住了我。

我没有放弃,连着几天都去祠堂,帮老人打扫院子,挑水,陪他聊天,慢慢地,

我给他讲爷爷的故事,讲他那条瘸腿的来历,讲他一生寻根而不得的遗憾,

讲他临终前未能合上的双眼。老人听着,沉默地抽着旱烟,良久,他叹了口气:“后生,

不是我不说,是…是有些事情,说不清,也怕惹麻烦。那家人…当家的和他大儿子,

确实是去打鬼子了。但听说…不只是当兵那么简单。

好像…沾了点别的…所以后来…”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那家的小儿子,说是炸死了娘,

自己也丢了,原来是被收养了…你说你爷爷只记得‘家’字辈,那家的大儿子,

我记得好像叫…王家辉。”听他这么一说,我觉得这一页十有八九就是爷爷家。

我激动道:“那后来呢?他父亲和哥哥呢?”老人摇摇头:“当家的好像牺牲在外面了。

那个王家辉…听说后来也没信了,有说是战死了,也有说…说是好像…降了?

” 最后两个字,他几乎含在嘴里,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降了?叛变?

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这就是记录被破坏的原因?这就是家族讳莫如深的“特殊情况”?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
  • 镇天命
  • 傅西洲江之虞小说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