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系统提示:您已断网
不是路由器故障的闪烁,是像被人用橡皮擦干净似的,连带着手机信号一起,从满格掉到了“无服务”。
她盯着电脑屏幕上未发送成功的策划案——这是她熬了三个通宵,改到第17版的游戏上线方案,甲方明天就要终审。
更要命的是,会议室在市中心的玻璃幕墙写字楼里,门禁靠人脸识别,电梯要扫码预约,连楼下便利店的关东煮都只收移动支付。
“搞什么?”
林夏抓过手机按亮屏幕,时间停在下午2点17分,信号栏空空如也。
她冲到阳台,老式居民楼的晾衣绳上挂着隔壁阿姨的碎花床单,远处的写字楼玻璃反光刺眼,可手机依旧像块黑屏的砖头。
下楼时撞见住在对门的陈野,他抱着半箱矿泉水,耳机线绕在手腕上,见林夏慌慌张张的样子,挑了挑眉:“断网了?”
“你也断了?”
林夏停下脚步,“是整个小区吗?”
“不止。”
陈野指了指街角的便利店,“刚去买水,老板说全市都没信号,连座机都打不通。”
他晃了晃手里的现金,“还好我妈上周让我取了点备用,不然今天得渴死。”
林夏愣在原地。
她的钱包里只有一张身份证,银行卡绑定的全是移动支付,冰箱里只剩半颗生菜和过期的牛奶。
作为一名重度“线上依赖症”患者,她的生活像被突然拔了插头,瞬间陷入黑屏。
“别愣着了。”
陈野推了她一把,“趁现在大家还没反应过来,赶紧去超市囤点东西,晚了估计就抢空了。”
林夏这才回过神,转身冲回家翻钱包,最后在抽屉最底层摸出皱巴巴的五十块钱——那是去年公司年会抽奖剩下的现金,她随手塞在里面,差点忘了还有这种“实体货币”。
超市里己经乱成一团。
货架上的方便面被抢得只剩几包老坛酸菜味,矿泉水箱堆在收银台旁,排队的人手里攥着现金,有人举着手机焦急地问收银员:“真的不能扫码吗?
我手机里有钱!”
收银员无奈地摇头:“系统断了,扫不了,只能收现金。”
林夏挤在人群里,手里攥着五十块钱,看着别人怀里的面包和矿泉水,突然觉得无比荒谬。
她在游戏公司做策划,设计过无数个“末日生存”关卡,却没料到现实里的“断网危机”,会让她连一包泡面都抢不到。
“这里还有两包饼干。”
陈野突然出现在她身边,把两包苏打饼干塞到她手里,“我刚看到的,藏在最后一排。”
他手里还提着一袋大米和几瓶矿泉水,“我家还有点存货,你要是不够,先去我家拿点。”
林夏接过饼干,指尖碰到包装袋的塑料膜,突然觉得有点发烫。
她和陈野住对门快两年,除了偶尔在电梯里打个招呼,几乎没说过话。
她每天早出晚归,对着电脑屏幕设计虚拟世界,而陈野似乎总是很闲,有时会看到他在阳台浇花,或者抱着吉他坐在楼下的长椅上弹唱。
“谢谢。”
林夏低声说,“多少钱?
我转给你……哦,不对,现在转不了。”
陈野笑了笑:“先记着吧,等有网了再还。”
他看了看手表,“天快黑了,赶紧回去吧,晚上不知道会怎么样。”
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街上的汽车堵在路口,喇叭声此起彼伏,有人下车争吵,有人趴在方向盘上叹气。
林夏看着手里的苏打饼干,突然想起自己设计的游戏里,有个“离线模式”的隐藏关卡,玩家需要放弃所有高科技装备,靠最原始的方式生存。
当时她觉得这个设定很有趣,现在才发现,当虚拟照进现实,一点都不好玩。
回到家,林夏把饼干放在餐桌上,看着漆黑的电脑屏幕,突然不知道该做什么。
没有微信消息,没有工作邮件,没有短视频可以刷,甚至连音乐都听不了。
她走到阳台,看到陈野正在收衣服,夕阳落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暖金色的光。
“喂!”
林夏喊了一声。
陈野回头看她,“怎么了?”
“你说……我们会不会一首没网啊?”
林夏问,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慌张。
陈野靠在阳台栏杆上,想了想,说:“不知道。
不过,就算一首没网,日子也得照样过吧。”
他指了指天上的星星,“你多久没看过星星了?
以前没网的时候,大家不也这么过来的吗?”
林夏抬头看向天空,夕阳还没完全落下,天边有几颗星星己经隐约可见。
她突然想起小时候,夏天的晚上,她会和奶奶坐在院子里看星星,奶奶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却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很安稳。
也许,这场突如其来的断网,不是黑屏,而是重启。
林夏想。
她转身回到屋里,打开那包苏打饼干,咬了一口,酥脆的口感在嘴里散开。
她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落满灰尘的书——那是她大学时买的《小王子》,后来因为总是看电子书,就被遗忘在角落。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街上的吵闹声也慢慢平息。
林夏坐在台灯下,翻开书的第一页,指尖划过纸质的书页,突然觉得这种“离线”的生活,好像也没那么糟糕。
而此时,陈野正在厨房里煮面条,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泡,他想起刚才林夏在阳台上慌张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
他拿出两个碗,多煮了一份面条——也许,这场断网,不止是重启,还是一次新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