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封未署名的信林知夏第一次见到沈亦舟,是在2018年的深秋。
彼时她刚转学到市立一中高二3班,抱着半人高的纸箱站在教室后门,
阳光斜斜地切过窗棂,落在第三排靠窗的男生身上——他正低头解一道物理题,
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细碎的声响,校服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骨处一道浅淡的疤痕,
像被时光磨软的旧痕。“同学,这里有人吗?”林知夏的声音很轻,带着转学生特有的局促。
男生抬头时,她看见他眼底盛着一层薄凉的光,像初冬结了冰的湖面,“没有。
”他的回答简短,甚至没多余的表情,只往旁边挪了挪椅子,留出能放下纸箱的空隙。
后来林知夏才知道,沈亦舟是班里的“特例”。他是年级第一的常客,
却很少和人说话;他篮球打得极好,
却从不参加班级的球赛;他抽屉里总放着一本泛黄的《小王子》,却从不让别人碰。
班里同学私下说,沈亦舟以前不是这样的,只是初三那年出了场意外,之后就像变了个人。
林知夏和沈亦舟的交集,始于一次暴雨。那天放学突降大雨,她没带伞,
抱着书包站在教学楼门口发呆,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要一起走吗?”回头时,
沈亦舟举着一把黑色的伞站在雨里,伞沿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
那是他们第一次并肩走在同一条路上。雨打在伞面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
林知夏偷偷看他,发现他总是把伞往她这边倾斜,自己的肩膀湿了一大片。
“你好像不太喜欢说话?”她试着找话题,指尖攥着书包带,有些紧张。沈亦舟沉默了几秒,
才轻声说:“没什么好说的。”可那之后,他们之间的“话”却渐渐多了起来。
林知夏数学不好,沈亦舟会在晚自习时,
把写满解题步骤的草稿纸推到她面前;她忘记带课本,他会把自己的书往中间挪,
让她一起看;她趴在桌上睡觉,他会悄悄把窗户关上,怕风把她吹醒。林知夏发现,
沈亦舟其实没那么冷漠,他只是不擅长表达——就像他会记得她不吃香菜,
每次帮班级订外卖时,都会特意备注;他会在她来例假时,默默递上一杯热红糖水,
假装是“顺手买的”。高二下学期的运动会,林知夏报了800米。跑到最后一圈时,
她体力不支,脚步越来越慢,耳边却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林知夏,加油!”抬头时,
她看见沈亦舟站在跑道边,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眼底的薄凉散了些,
多了几分她从未见过的焦急。那一瞬间,林知夏突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
拼尽全力冲过了终点线。冲线的那一刻,她差点摔倒,却被一双有力的手扶住。抬头时,
沈亦舟的呼吸有些急促,额头上沾着汗,“没事吧?”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林知夏摇摇头,却突然红了眼眶——她想起转学过来的那天,妈妈拉着她的手说:“知夏,
到了新学校,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再像以前那样敏感了。”可在沈亦舟面前,
她好像不用假装坚强,不用刻意隐藏情绪。那天之后,林知夏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
她开始期待每天的晚自习,期待和沈亦舟一起走的那段路,
期待他递过来的草稿纸和热红糖水。她会在课间偷偷写日记,
日记里的主角只有一个名字——沈亦舟;她会在周末去书店,
买下他抽屉里那本《小王子》的同款,一页一页地读,
试图找到他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她会在他生日那天,准备好一份礼物,却犹豫了很久,
最终还是没敢送出去。她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继续下去,直到高三上学期的那个冬天,
苏晚的出现。苏晚是转学生,刚到班里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她长得很漂亮,
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性格也开朗,很快就和班里的同学打成一片。
林知夏第一次注意到苏晚和沈亦舟的关系不一般,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
她去书店买辅导资料,却看见沈亦舟和苏晚站在书架前,苏晚拿着一本《小王子》,
笑着对沈亦舟说:“亦舟,你还记得吗?以前我们总一起看这本书。”沈亦舟的表情很柔和,
是林知夏从未见过的样子,“记得。”那天林知夏没有上前打招呼,
只是默默地转身离开了书店。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刮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
她想起班里同学说的话:“沈亦舟初三那年出了场意外,听说当时还有一个女生,
好像是他的青梅竹马。”原来苏晚就是那个青梅竹马,原来沈亦舟眼底的温柔,
从来都不是为她而留。从那天起,林知夏开始刻意躲避沈亦舟。晚自习时,她会故意晚到,
避开和他一起走的那段路;他递过来的草稿纸,她会说“谢谢,
我自己已经解出来了”;他问她“怎么了”,她会笑着说“没什么,
可能是最近学习太累了”。沈亦舟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疏远,几次想找她说话,都被她躲开了。
有一次,林知夏在操场跑步,不小心崴了脚,坐在地上疼得眼泪都快掉下来。
沈亦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蹲下身,不由分说地背起她,往校医室走去。他的后背很宽,
很温暖,林知夏趴在他背上,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液香味,和以前一样。
“为什么躲着我?”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
林知夏把头埋在他的肩膀上,不敢看他的眼睛,“没有啊,可能是我最近太忙了。
”“林知夏,”沈亦舟停下脚步,转过身,认真地看着她,“你在撒谎。
”他的眼底满是疑惑和受伤,像被人遗弃的小动物。林知夏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紧了,
她想告诉他“我看见你和苏晚在一起了”,想告诉他“我好像喜欢你”,可话到嘴边,
却变成了“沈亦舟,我们还是专心备考吧,马上就要高考了”。沈亦舟的眼神暗了暗,
没再说话,只是重新背起她,继续往校医室走去。那天之后,他们之间的气氛变得更僵了。
林知夏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直到那次模拟考试后。模拟考试成绩出来,
林知夏的数学成绩下滑得很厉害。她坐在座位上,看着试卷上的红叉,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突然,一张纸巾递到了她面前,抬头时,沈亦舟站在她面前,手里拿着一本数学错题本,
“这是我整理的错题,你可以看看,有不懂的地方,随时问我。”他的声音很轻,
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讨好。林知夏接过错题本,指尖碰到他的手,还是像以前一样温暖。
她翻开错题本,发现里面每一道题都写得很详细,甚至在一些易错点旁边,
还画了小小的提醒符号。翻到最后一页时,她看见一行小字:“林知夏,别难过,
我会一直帮你。”那一刻,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掉在了错题本上,晕开了墨迹。“沈亦舟,
”她抬起头,哽咽着说,“你和苏晚……是什么关系啊?”沈亦舟愣了一下,
随即明白了什么,他苦笑了一声,说:“苏晚是我姑姑家的妹妹,初三那年,
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她不小心掉进了湖里,我救她的时候,胳膊被划伤了,留下了那道疤。
后来她爸妈工作调动,她就转学了,这次回来,是因为她爸妈离婚了,想回来跟我姑姑住。
”林知夏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原来她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原来她因为自己的猜测,
错过了这么多。“那你……为什么对她那么好?”她小声问,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沈亦舟看着她,眼底满是温柔,“因为她是我妹妹啊,而且,我心里想对她好的人,
从来都不是她。”林知夏的心跳突然加速,她看着沈亦舟的眼睛,试图从他眼底找到答案。
“林知夏,”沈亦舟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从你转来的那天起,
我就注意到你了。你抱着纸箱站在门口,局促地问我‘这里有人吗’的时候,我就觉得,
这个女生好像很可爱。后来和你一起走在雨里,看你为了800米拼尽全力,
听你在晚自习时小声问我数学题,我就越来越喜欢你。我抽屉里的《小王子》,
是因为我听说你喜欢,才特意带来的;我帮你订外卖备注不吃香菜,
是因为我记得你说过;我给你递红糖水,是因为我问了同桌,
女生来例假喝这个好……”沈亦舟的话还没说完,林知夏就扑进了他的怀里,
眼泪浸湿了他的校服。原来那些她以为的“巧合”,
都是他刻意的靠近;原来那些她以为的“温柔”,从来都只为她而留。“沈亦舟,
”她哽咽着说,“我也喜欢你,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了。”那天之后,
他们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成了班里人人羡慕的情侣。
他们会一起在晚自习后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手牵着手,
聊未来的梦想;他们会一起在周末去图书馆自习,他帮她补数学,
她帮他背英语单词;他们会一起去看《小王子》的电影,看到小王子离开玫瑰时,
她会忍不住哭,他会把她搂进怀里,轻声说:“别怕,我们不会分开的。”高考结束那天,
沈亦舟拉着林知夏的手,站在学校的梧桐树下,“知夏,我想和你一起去北京读大学,
一起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一起去逛故宫,一起走很多很多的路。”林知夏笑着点头,
眼里满是期待——她以为,他们的未来会像童话一样美好,却忘了,现实往往比童话残酷。
填报志愿时,林知夏的妈妈突然生病了,需要长期有人照顾。她看着病床上虚弱的妈妈,
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紧了。妈妈拉着她的手,轻声说:“知夏,
妈知道你想和沈亦舟一起去北京,可是妈现在这个样子,实在离不开你。
你能不能……留在本地读大学?”林知夏的眼泪掉了下来,她知道,妈妈是她唯一的亲人,
她不能丢下妈妈不管。那天晚上,她找到沈亦舟,低着头,不敢看他的眼睛,“亦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