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西年深秋,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了徐州!
马车碾过徐州地界时,空气中漂浮着若有若无的焦糊味,像是有人在远处焚烧着潮湿的秸秆。
诸葛玄眉头紧锁,不时掀开马车帘子张望,官道上三三两两的流民神色慌张,怀中抱着仅有的家当,朝着相反方向奔逃。
“叔父,他们在躲什么?”
诸葛均攥着车厢的帷幔,稚嫩的声音里带着不安。
诸葛玄还未答话,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哭喊。
马车转过一道山梁,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僵在了原地——彭城的城墙在浓烟中若隐若现,护城河的水早己干涸,河道里横七竖八堆满了尸体。
有白发苍苍的老者被麻绳捆在木桩上,胸前插着断箭;尚在襁褓中的婴孩被丢弃在乱石堆里,襁褓上的虎头绣鞋沾满了血污;数十名妇人的尸体半裸着漂浮在仅存的水洼中,手臂以诡异的角度扭曲着。
“快闭眼!”
诸葛玄猛地将诸葛均推回去,声音有些发颤。
诸葛亮有些震惊的看着眼前的景象,那噩梦般的画面己经深深烙进少年的脑海。
马车继续前行,道路两旁的村落尽数化为废墟,烧焦的房梁上还挂着破碎的衣物,随风摇晃。
诸葛亮透过指缝看见,村口的老槐树上吊着五六个百姓,尸体下方的土地被鲜血浸透,凝结成黑褐色的硬块。
“这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声音沙哑。
“是曹操。”
诸葛玄语气沉重,“他父亲曹嵩在徐州遇害,便举兵报仇,所过之处...”话音未落,一阵腥风裹挟着腐臭味扑面而来,不远处的泗水泛着诡异的暗红色,河面上漂浮着层层叠叠的尸体,将河道堵塞得严严实实。
本该奔涌向前的河水,竟因这累累白骨而停滞,真正应了史书上那句“泗水为之不流”。
岸边,几个幸存者正在艰难地拖拽尸体。
一位满脸泪痕的中年汉子边哭边喊:“老天爷啊!
这还有天理吗!”
他脚下的土地泥泞不堪,不知是血水还是雨水。
更远处,一群乌鸦扑棱着翅膀从尸堆上飞起,黑压压的一片遮住了半边天,尖锐的叫声在死寂的空气中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诸葛亮感觉胃里一阵翻涌,强忍着没有吐出来。
他想起母亲教导的“仁政爱民”,想起父亲常说的“为官者当保一方平安”,可眼前这人间炼狱,哪里还有半点人伦纲常?
少年的心中,一股愤怒与悲悯交织的情绪在翻涌,他握紧的双拳因用力而微微颤抖,指节泛白。
“为什么?
为什么要让无辜百姓承受这一切!”
诸葛亮在心中呐喊,声音几近嘶吼。
他看着河面上漂浮的尸体,那一张张扭曲的面容,仿佛在无声控诉着战争的残酷。
那些孩童尚未闭上的眼睛里,还残留着恐惧与绝望;老人们布满皱纹的脸上,凝固着最后的痛苦。
这一幕,彻底撕碎了他心中对乱世仅存的一丝幻想。
他突然想起母亲讲过的武王伐纣,那是为了天下苍生推翻暴政;想起乐毅为了燕国百姓忍辱负重。
可如今曹操的所作所为,与那些暴君又有何异?
父亲一生清正廉洁,为百姓操劳,却从未想过这世道竟会如此黑暗。
“若天道有眼,怎容得这般暴行!”
诸葛亮猛地一脚踢开脚边的石块,石块撞击在烧焦的梁柱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的眼眶通红,泪水在眼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我发誓,定要改变这乱世!
定要让这天下不再有如此惨状!”
少年的誓言在血腥的空气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懑与决绝。
他转身面向徐州城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像是在向那些逝去的冤魂承诺。
这一刻,他心中的志向如同一团烈火被点燃,再难熄灭。
他暗暗告诉自己,唯有让自己变得强大,唯有以智慧和谋略终结这乱世,才能告慰这些无辜的亡魂,才能实现父母教导的“仁政爱民”。
此时,曹操屠徐州的消息早己传遍天下。
在公孙瓒的军营中,刘备听闻此事后怒不可遏,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摔在地上:“曹孟德此举,与禽兽何异!
徐州百姓何辜,竟遭此荼毒!”
关羽和张飞也是满脸怒容,张飞更是暴跳如雷:“待俺老张遇上那曹贼,定要一枪挑了他!”
赵云则沉默不语,眼神中满是痛惜,他想起自己家乡常山也曾遭受战乱之苦,对徐州百姓的遭遇感同身受。
而在许昌,曹操面对谋士们的劝阻,却冷冷说道:“陶谦杀吾父,此仇不报,何以立威!
徐州,必要让他们知道得罪我的下场!”
他的眼神冰冷如霜,仿佛这满城的鲜血与哀嚎都与他无关。
在他看来,这是立威的手段,是成就霸业必须付出的代价。
江东的孙权听闻此事,只是冷笑一声:“乱世之中,唯有强者为尊。
曹操此举虽狠,却也不失为震慑西方的法子。”
他的兄长孙策则皱着眉头,不认同弟弟的看法:“如此残害百姓,即便得了天下,又怎能服众?”
兄弟二人为此争论不休,却也反映出不同的治国理念。
袁绍得知曹操屠城后,心中暗喜,觉得这是曹操失民心的一步臭棋,正好可借此机会壮大自己的势力。
他手下谋士说道:“曹操此举,必遭天下人唾弃,我等当趁机招揽贤才,扩充实力。”
诸葛亮一行在徐州的惨状中艰难前行,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地狱中跋涉。
当他们终于离开徐州地界时,少年回头望去,只见那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升起阵阵黑雾,仿佛是无数冤魂在哀嚎。
他握紧了拳头,心中的宏愿愈发坚定:要结束这乱世,要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不再遭受这样的苦难,也要让这曹贼必受天谴!
此后的日子里,徐州的惨状时常出现在诸葛亮的梦中。
那些无辜百姓的眼神,那些堆积如山的尸体,时刻警醒着激励着他。
诸葛亮更加刻苦地读书学习,钻研兵法谋略,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还天下一个太平。
而这场屠城事件,也在整个天下掀起了轩然***。
曹操的残暴行径让他成为众矢之的,许多原本有意投奔他的贤才纷纷改变主意;徐州百姓对曹操恨之入骨,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曹军;其他诸侯则各怀心思,或谴责,或观望,或借机谋取利益。
乱世的局势,因这一场血腥屠杀,变得更加错综复杂。